国际贸易不平衡

汇思

2004年02月26日

国际贸易不平衡

调整汇率未必能解决国际贸易不平衡的问题。

国际贸易不平衡成为了多个国际论坛所讨论的课题之一。具体而言,这是指美国持续扩张的庞大经常帐赤字。美国的经常帐赤字目前约为5,55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5%左右。加上美国的外债净额接近3万亿美元,大部分人都认为这种情况不可持续下去。由于美国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经济体系,同时美国本身又似乎无法找到在政治上可接受的政策来处理这个问题,因此这个问题便成了众人的问题,并且称为「国际贸易不平衡」,而不是「美国经常帐赤字」问题。解决方法亦由传统的政策方案,即透过增加国内储蓄来融资美国的本土投资(包括遏止庞大的经常帐赤字),变为集中研究其他人应怎样做,以纠正不平衡的问题。

当然,在全球化的影响下,贸易伙伴之间的连系更为紧密,互相倚赖的程度亦更高。以美国的规模及开放程度来说,美国的问题自然会成为全球的问题。不过,我们也应该从世界其他经济体系的角度来看这个美国问题,因为它们的经常帐盈余加起来正好相当于美国的经常帐赤字。中国内地被视为构成这个问题的主因,但其经常帐盈余仅为290亿美元左右,相当于美国经常帐赤字的5%,并预期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带来的持续影响下,盈余会进一步收窄。日本的经常帐盈余比中国内地高出许多,达到1,34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经常帐赤字的24%。其余的「新兴」亚洲地区包括9个经济体系,每个经济体系都录得经常帐盈余,总额约为1,1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经常帐赤字的20%。欧元区的相应数字为35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经常帐赤字的6%。从这些数字可见,要求中国分担解决「国际贸易不平衡」问题的责任的政治压力大得不成比例。当然,中国与美国的双边贸易盈余比较显著,但我们亦需要考虑到服务贸易及经常帐下的其他项目。此外,特别着重人民币(以致其他因为货币制度本身的设计或透过进行干预而有限度浮动的货币)的汇率看来并不适当。大家似乎都假设调整汇率往往能令经常帐状况改善,亦即汇率上升(下降),经常帐盈余便会减少(增加)。不过,我仍未见到足以令人信服的实证证据。的确,汇率上升会令出口价格提高,进口价格下跌。然而,我们必须考虑的是,汇率变动是否必然会令进出口量出现变动,而其变动的幅度是否足以令经常帐差额出现预期中的调整。

让我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假设某个国家的经常帐盈余(当作是贸易盈余)达1,000亿元(以当地货币计),正好是出口额11,000亿元及进口额10,000亿元的差额。该国调高其货币的汇率10%,希望减低盈余。货币升值的确会令进口价格下降,但无论进口白米价格有多便宜,我们每餐都只是吃一碗饭,因此进口量仅增加了2%。以当地货币计,进口应付款项为9,180亿元(10,000亿元x0.9x1.02)。同时由于对世界其他地方的出口价格均提高了,因此出口量减少了5%,以当地货币计的出口应收款项为10,450亿元(11,000亿元x0.95)。汇率上升10%的结果就是贸易顺差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27%,由1,000亿元增加至1,270亿元。

经济学家都应该很熟识这个简单的例子,因为我们在解释Marshall-Lerner条件时都遇到过。然而,我们要留意这并不是一项全面的分析,还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在处理「国际贸易不平衡」的问题,特别是考虑以调整汇率来解决贸易逆差时,首先必须清楚了解进口需求的弹性。不过,有关的弹性系数是不容易确定的。以日本为例,日圆升值有否令经常帐盈余减少?答案是否。当然,每个国家的进口需求弹性都不同,因为每个国家在生产不同产品方面的比较优势都不同,所以一个国家的经验不一定适用于另一个国家。不过,我们至少不应假设调整汇率是解决问题的万应灵丹。也许提出这个方案,背后是政治考虑多于经济因素吧。

 

任志刚

2004年2月26日

 

此处可参阅本专栏过往的文章。

 

Word 格式的文件

最新汇思
修订日期 : 2004年0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