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兑换保证

汇思

2003年10月16日

单向兑换保证

金管局没有就港元汇价强于联系汇率的情况提供正式的兑换保证,并不表示我们维持联汇制度的决心有丝毫动摇,亦无损我们达致货币政策目标的能力。

正如我在2003年10月2日的专栏文章里提到,最近几个星期港元转强,引起有关货币发行局制度不对称的运作方式的批评。因为众所周知,在兑换保证下,金管局可按7.80的固定汇率沽出美元,以买入持牌银行的港元结余,但在港元汇价强于7.80联系汇率时,却没有正式的兑换保证,让金管局可据此买入美元。

我相信对于现代货币发行局运作中这个颇为技术性的货币管理题目,社会大众多数不感兴趣。我也相信对于市场汇率略为偏离7.80,特别是反映港元偏强而非转弱的情况时,社会大众多数亦不会太过在意。虽然港元是大家日常使用的交易货币,也是薪金与储蓄的计值货币,但大家亦不觉得需要太过紧张。我想大家最关心的,是维持联系汇率制度这个政策目标是否坚定不移,以及金管局是否有能力达致这个目标。

市场情绪往往难以预测,亦不一定建基于基本经济因素,不过无论市场情绪变化有多大,维持联汇政策这个政策目标仍然没有丝毫动摇。今次市场情绪出现变化,主要是因为最近美元转弱,以及要求内地有关当局更灵活地厘定人民币汇率的国际政治压力所致。以上这两个因素对我们的政策承诺没有任何影响,人民币亦会继续保持稳定。正如温家宝总理在峇里岛出席东盟高峰会时清楚指出,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不单止有利中国内地经济的稳定及发展,更有利亚洲以至全球经济的稳定及发展。此外,由于可以进一步提升香港的竞争力,而且目前本地仍然面对严重的通缩情况,因此美元转弱其实对香港有利。

对于金管局维持汇率稳定的能力,各位如果仍然有所怀疑的话,可详细审察金管局过去的工作表现。大家也要留意一点,就是在货币转强而非转弱时,要捍卫固定汇率会容易得多。有兴趣从学术、财务或其他层面讨论这个课题的人士也许应了解,只要一直有资金流入,理论上金管局就可以无限量地创造港元基础货币,或更准确地说,是银行体系结算余额。同时我们更可以随时采取抑制措施以减少银行持有庞大的结算余额。事实上,我们不对银行的结算余额支付利息这个安排本身已经是一种抑制措施,因为银行不会就该等资产得到任何回报。当然,若情况有需要,我们更可以对结算帐户内的大额结余收取惩罚性费用,以抑制银行继续持有大额结余。整个银行体系要消除庞大的总结余的唯一方法,是银行按7.80港元兑1美元──即触发兑换保证运作的汇率水平──把港元售回予金管局。不过,大家要留意,我们这些决定只会在非常极端或特殊的情况下才会作出。

其实,有关的游戏规则相当清晰,而且行之已久,我希望大家对这些规则有普遍了解后,可使我们无需采取这些非常的措施。不过,我相信总会有人对于只有单向兑换保证这种不对称的货币发行局制度运作方式感到不满。我建议这些人士可以查阅金管局所公布外汇基金谘询委员会辖下的货币发行委员会于1999年10月8日及2000年7月5日的会议记录,深入了解一下有关的情况。

公众人士也许没有兴趣知道这些技术细节。不过,我要在此向大家保证,香港具备稳健的制度,确保汇率稳定,我亦要多谢大家20年来一直对联汇制度保持信心。大家现在听到的只不过是一些市场的意见,所看到的也许不过是市场一时过敏的反应。部分市场人士最终可能会因而失利,但香港的货币制度则非常健全。

 

任志刚

2003年10月16日

 

有关《观点》文章:

相关资料:

 

此处可参阅本专栏过往的文章。

Word 格式的文件

最新汇思
修订日期 : 2003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