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元的市场情绪

匯思

2003年10月02日

港元的市场情绪

近期有关港元市场汇率的变动,反映市场的情绪瞬间便可逆转。

金融市场的情绪往往对经济基本因素变化反应缓慢,但却会因为一些毫不相干的事件而出现180度的转变。回顾过去,我们会发觉市场瞬间逆转的情况比比皆是。就我记忆所及,最佳的例子莫过于1973年股市逆转。当时消防处担心交易所的防火设备是否足够,因此派员到股票交易大堂视察,而股票泡沬便随着消防车的警号应声爆破。比较近期的,则是对港元汇率的看法出现转变。这次转变是有关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政治压力增加所引发的。

只不过几星期前,大家关注的仍然是在通缩、失业及财政赤字不断增加的影响下,联系汇率制度能否长久维持下去。事实上,更有人提出让汇率自由浮动,港元便会贬值(他们假设这是汇率必然的走势),彷佛这是经济的灵丹妙药,可提升竞争力、消除通缩、促进经济增长、减低失业率及减轻财政赤字。然而,这些意见并未考虑到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及失业率对汇率变动的弹性偏低,以及外汇市场倾向反应过敏以致会危害金融稳定及社会经济秩序等各式各样的风险。至于提倡维持现状的人士则担心财政赤字引起对汇率的压力,会转化成高利率,以致影响借贷及妨碍经济复苏,因而削弱对联系汇率的支持。因此,市场对港元汇率持悲观的看法是可以理解的。即使政府当局作出明确的政策承诺,会维持联系汇率,而货币发行局制度又继续稳健运作,有效维持汇率稳定,加上庞大的外汇储备,国际投资额相对本地生产总值位列全球之冠,以及政府完全没有外债,都无助于改变市场的观点。的确,有一段时间港元远期汇率大幅升水,当然幅度随着投资者的来去,以及市场认为相关的事件的影响而上落。

本港市场完全开放,因此市场人士无论是为了对冲、投机或其他原因,都可以随时抛空港元。事实上,这些空仓的数额相当庞大。大家如果有留意这方面的消息的话,都会发觉2002年经常帐出现盈余的情况一直持续至今年上半年(纵使今年第2季度的盈余受到非典型肺炎影响而下降)。这项盈余约相当于2002年全年本地生产总值的11%,以及下半年本地生产总值的13%。以金额计,香港每月赚取15亿美元的外汇,全年则为180亿美元。那么,究竟这些外汇去了哪里?我怀疑这些外汇大部分都落到抛空港元的人手里。此外,金管局亦在市场上出售外汇基金持有的美元资产,以换取港元来应付库房为弥补财赤而提取的财政储备,我们在过去12个月共出售了约80亿美元。市场人士、投资者及其他人士抛空港元的激烈情况可想而知。

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就是这些市场人士与投资者无视经济的基本情况已有所改善,特别是竞争力及赚取外汇的能力在年多以来一直改善。也许部分可以归咎于非典型肺炎。因此,即使经济基本因素有所改善,但港元空仓仍继续增加。接着,受到人民币升值或扩阔汇率波动幅度的政治压力的影响,情况突然扭转。连带对港元的影响,以及意识到香港的经济表现其实不算太差,促使市场人士纷纷补仓。于是港元转强,以联汇制的标准来衡量,幅度可算相当大,远期汇率亦在几个小时内由升水转为贴水。

我相信市场不久便会冷静下来。其间当然会有人批评货币发行局制度不对称的运作方式,因为我们并没有就港元汇率比联系汇率强的情况提供正式的兑换保证。有时候虽然某些范畴看来会有点儿含糊,但只要对整体是有利的(即所谓constructive ambiguity),实在也无妨,好让抛空港元的人知道世事往往不是绝对的。金管局的职责是确保汇率稳定,而不是要向炒家施以援手。

 

任志刚

2003年10月2日

 

此处可参阅本专栏过往的文章。

Word 格式的文件

最新匯思
修订日期 : 2003年10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