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变计划

汇思

2003年04月03日

应变计划

金管局昨天向银行发出通告,列述认可机构应付非典型肺炎爆发的预防措施及应变计划,以供参考。银行及金管局方面的应变计划,包括启动后备写字楼及特别人手安排。

我深信大家无论身处任何岗位都必须作好应变计划。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年代,「危」「机」无处不在。面对突如其来的转变,我们往往会惶惑不安,手足无措,无法作出适当回应。

万事万物恒常在变,但资讯科技革新及全球一体化等却是几十年来难得一见的巨变,其意义尤其深远。香港经济属高度外向型,我们受这些变化的影响较很多国家或地区的都大。此外,香港还要面对本身的重大变化,包括九七回归、由殖民地身分过渡至「一国两制」、棘手的政制演变及中港两地迅速融合。所有这些宏观及微观变化对本港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是我们当中鲜有遇过的,更遑论说要妥善处理。然而,作好应变计划是生存的必要条件,我们不得不努力部署。

在市场经济里每个以盈利为目标的经济实体都应作好应变准备,确保即使遇到突如其来的事故时仍可继续运作,持盈保泰。这种应变计划与管理业务本身的风险不同(以银行来说,业务风险包括信贷、利率、汇率等),意外事故可能与业务本身完全无关。虽然这些事故不可预料,但为免受冲击,工商及各类机构往往会制定「持续业务应变计划」。根据这些计划,机构一般都会预早选定作为应变运作的后备地点,以便遇到紧急需要时能在最短时间内启动,投入运作。此外,经过美国纽约「九一一」恐怖袭击后,很多机构的应变计划都已设立一支后备运作队伍,使机构在紧急关头仍能维持关键的运作。

要设立维持关键运作的后备小组并不容易,尤其对于规模较小的机构来说,此举牵涉额外的人手支出,加上估计运作中断的可能性较低,因此不易做到。以银行为例,关键业务可能是交易及结算服务。这些工作都是集中进行,而且往往只在一个地点内由专人负责。近期的恐怖袭击以至非典型肺炎事件,使我们明白到过去大家可能是低估了有突发事故时这些关键人员会无法投入运作或无法进入工作地点的可能性。

尽管设立后备运作小组会牵涉额外支出,加上目前金融界在竞争压力下盈利普遍受压,要应付确实不容易,但未雨绸缪总胜过「临急抱佛脚」。持续业务应变措施很大程度视乎个别机构的具体情况而定,很难一概而论。就金管局而言,我们某些运作固然是关键,对整体香港金融体系来说亦是不可或缺的。根据持续业务应变计划,金管局的人力资源政策以轮流调职方式使员工能够掌握较广泛的技术及经验,而不是独司一职以致人人变成不可取代。金管局的成立,使本港银行监理及货币管理(连同储备管理)的职能得以结合起来,在若干程度上方便了调职的安排。另一方面,这样亦可使员工扩阔视野及经验,藉此提高央行运作的效率。有了以上的基础,我们在上星期较早时便得以把负责关键运作的同事分为两组,分别在总写字楼及后备地点工作,以防其中一个工作地点受到冲击时,另一批工作人员及另一个地点可以阵前补上。

 

任志刚

2003年4月3日

 

有关通告:

 

此处可参阅本专栏过往的文章。

 

Word 格式的文件

最新汇思
修订日期 : 2003年04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