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要素价格均衡

汇思

2001年11月15日

生产要素价格均衡

经济学上的生产要素价格均衡定理往往被视作枯燥过时,但从近期香港与内地经济融合的角度来看,这套定理其实颇具启发性。

研究经济学的人都很熟悉生产要素价格均衡定理。这套理论认为,两个贸易经济体系的生产要素(即土地、劳工及资本)的价格会在某些假设下达致均衡。理论最初推出时只着重分析国际贸易的影响,并无考虑两地之间是否存在生产要素流通的问题。相信这部分与当时生产要素运送不便或传统习惯、政策等限制流通有关,即使制成品可透过贸易渠道大量外销,生产要素本身仍做不到这一点。尽管这样,根据均衡定理的简单模式,即使生产要素不能流通,但其价格仍可透过外贸活动取得均衡。要证明这理论是否正确并不容易,因为它只是建基于某些假设上,而在当今实际环境中,有关假设是相当大胆与不切实际的。此外,真实情况亦与理论有矛盾:正如大家所知,不论在自由贸易或有限制贸易的环境下,生产要素价格均衡与不均衡的例子均俯拾即是。

由此可见,实际情况其实远较均衡理论中只有两个贸易经济体系、两种商品、以物易物的简单模式复杂。以现时占消费较大比重的非贸易品(即并非在国际贸易市场买卖的货品)为例,虽然它们涉及的生产要素相应较多,但由于这些货品根本与贸易无关,因此它们的价格以至生产要素的价格,都不会透过贸易活动而受到与外地价格均衡的压力。

另一方面,基于自由化、全球化、交通运输及资讯科技发达的影响,各生产要素都能以不同程度及形式在各个经济体系之间流动或流通。土地虽然不能流动,但由于非居民可拥有土地业权,土地也变相取得了某种程度的流动性。由于迁徙移民及输入劳工,劳动力也可以流动。资本方面,由于1970年代已普遍取消外汇管制,加上近期金融市场全球化,除了一些个别例子外,资本的流动性已相当高了。总而言之,生产要素流通,使价格均衡作用增添一项新的考虑因素。

大家或会问为何要长篇大论谈这些学术性的东西?答案很简单:随着香港与内地经济融合的步伐逐渐加快,上面所谈的理论正与我们息息相关。试从理论及实际层面探讨两地贸易联系与生产要素流通之间日趋密切的关系,或会有助我们了解香港的现况及政策的相应配合。

近期香港与内地的贸易取得重大的进展,连以往的非贸易品都变成了贸易品。促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消费者(而非劳动力)的高度流动性,而两地比较又以香港消费者的流动性远较内地消费者高。香港人只消个多钟头的路程即可北上消费,由吃喝玩乐、按摩理发、打高尔夫球甚至购置物业,式式俱备,而且交通颇为舒适,出入境手续简便,成为时下一大潮流。日后假若实施24小时通关,这种趋势更会有增无已,个中原因简单不过:就是内地市场正好配合港人的需求。即使港人要付出时间、舟车劳顿等代价,但只要两地价格悬殊的情况一日存在,北上消费的风气仍会继续。但假以时日,市场力量将会逐渐拉近两地货品及服务价格(交易费用计算在内)的差距,或甚至使之完全消失,届时便会形成较大程度的生产要素价格均衡。

生产要素流通对生产要素价格的直接影响,将会远较贸易的间接影响大。生产要素价格达致均衡的幅度及步伐,将会视乎流通程度大小而定。在生产要素价格达致均衡的过程中,价格较低一地将无可避免出现通胀,价格较高一地则出现通缩。这不但可能对两地经济造成不稳定,决策当局也必须作出适当的对策。因此,我们有需要仔细研究香港与内地三项生产要素互通对香港的影响。我下周会就此再谈。

 

任志刚

2001年11月15日

 

此处可参阅本专栏过往的文章。

 

Word 格式的文件

最新汇思
修订日期 : 2001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