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与整固:香港银行业前瞻

演讲辞

1999年12月09日

竞争与整固:香港银行业前瞻

任志刚,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

(于香港银行学会1999年度千禧晚宴)

引言

  1. 很荣幸获邀请在今天晚上于香港银行学会的千禧晚宴上致辞。虽然这是学会首次举办同类宴会,但我相信大家无须再等一千年,才有机会聚首一堂。贵会历史悠久,成就卓越。贵会的网页一开始便有很醒目的显示告诉我们,香港银行学会「自1963年起一直为香港银行界服务,提供高质素的专业培训」。由1963年至今,香港银行学会已建立了高度专业的形象,并透过举办训练课程,出版刊物以及提供图书馆设施等,帮助了无数银行从业员。
  2. 金管局与香港银行学会一直紧密合作,而且也取得理想成果。局内许多同事都是贵会会员,也曾修读贵会举办的课程,部分同事更曾在贵会的课堂和研讨会上任讲者。贵会在推动香港银行业的专业水平和合作关系方面不遗余力,又往往能提出崭新的概念,以提高银行服务的整体质素,实在值得赞赏。
  3. 贵会推行的重要项目之一,就是积极支持麦克里大学的金融学硕士课程,让本地银行从业员也能参与海外大学发展的课程。这类项目以及贵会主办的许多其他训练课程对香港意义重大,因为人材是香港能够成功跻身主要国际金融中心行列的主要因素之一,而香港银行学会的工作正是为本港培育人材,提升其知识水平和技能,并巩固其应付不断转变的全球环境的能力。。
  4. 我得悉大会在今天晚上安排了一些游戏节目,让各位会员和宾客有机会显露一下身手和才智。我也跟其他人一样,很想知道当银行家变得无拘无束时,会有什么表现,所以我这次演讲会尽量简短。我打算跟大家谈论的主题也是与竞争和团队精神有关:就是从香港银行业面对的挑战来看由此而带来的竞争,以及从银行之间进行整固以应付这些挑战的角度来看团队精神。

风暴告终

  1. 我们大家都目睹过去两年横扫亚洲的金融风暴巨大的破坏力。在这股力量影响下,香港资产价格急泻,本地生产总值下跌,失业率上升。经过大约18个月痛苦的衰退期,以及持续的结构性调整后,香港经济似乎正稳步复苏。最近公布的数字显示,香港经济在第3
    季的按年计增长率达4.5%。政府因应这些比较乐观的经济数据,把全年的本地生产总值增长预测调高至1.8%。政府在年初时公布的初步估计数字是0.5%,不过当时受到部分评论员指政府过于乐观,不切实际。然而,现在这些评论员的预测却比政府修订后的预测数字更高。
  2. 香港银行面对金融风暴的表现,远较其他地方的银行优胜,主要是因为在风暴来临前,它们已做好充分准备。1997年6月底,刚好在亚洲金融风暴爆发前,香港认可机构的平均资本充足比率超过17%,平均流动资金比率也接近50%。这正好为银行提供足够的缓冲,能够在风暴来临时抵御严峻的冲击。
  3. 然而,尽管银行能成功抵御香港金融体系所承受的震荡,亚洲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仍然对银行的业务造成了严重影响。受到各种供求因素的影响,我们目睹本地银行信贷额由1997年底的2.23万亿港元,下跌至1999年9月底的1.95万亿港元,跌幅约达13%。同期,客户存款总额由2.7万亿港元上升至3.1万亿港元,增幅为15%。结果当然是出现流动资金过多,以及引致后来各银行千方百计,要为这些过剩的资金寻求安全之所。
  4. 虽然经营环境困难,但大部分银行仍然有利可图。即或有一、两家银行出现亏损情况,也没有引致任何系统性问题,这主要有赖我之前提过充裕的资本和流动资金所发挥的缓冲作用。面对来得如此突然,而且又这样严峻的金融危机,香港的银行体系实在表现出色。不过,我们绝不能自满。金融市场改革的浪潮不断前进,我们在思量对策,应付这挑战时,不单止要顾及金融风暴过后的情况,更要从不断转变的全球金融环境来作出考虑。

挑战

竞争

  1. 风暴过后,往往都需要做一轮修补工作。就银行来说,首要工作是重整资产负债表,调低贷存比率,以及采取更审慎的贷款政策,以避免信贷业务继续出现亏损。这个过程已经完成,银行正热切期望能再次积极推动贷款业务,它们正寻求一些有利可图的项目。不过,问题是目前好的贷款机会相当有限,特别是私营企业方面,这样的机会更寥寥可数。尽管私人投资在第3季有复苏迹象,但表现仍然疲弱。此外,私营企业也透过股票市场以及发行公司债券来满足其部分资金需求,所以它们寻求银行提供贷款的情况也有所减少。结果,银行便自然转到住宅按揭市场来拓展贷款业务。银行这样做也是很合理的。因为唯有住宅按揭市场才有明确的借款需求,尽管按以往的标准来衡量,需求不算殷切。此外,虽然出现经济衰退,但是按揭贷款组合的质素仍然保持良好,按揭贷款的拖欠比率最高也不过上升至1.16%。
  2. 激烈的竞争,影响了按揭贷款的经济效益。过去按揭利率大大高于最优惠利率的日子已不复见,目前的情况是按揭贷款低于最优惠利率的幅度越来越大,还有即时现金回赠的措施招徕客户。从消费者角度来看,这是好事。然而,银行所面对的问题是这些措施并未能为整体银行界带来许多新的业务。相反,我们只见到越来越多转按情况出现──结果就如「旋转木马」一样,按揭由一家银行转至另一家银行,条件则每况愈下。
  3. 激烈竞争并非只见于这个环节。税务贷款是另一个战场,银团贷款的息差也几乎回落到金融风暴前的水平。不过,由于银行流动资金过剩,所以竞逐资金的情况并不激烈。存款的息差一直在改善,有助抵销贷款息差收窄的影响。然而,我们需要再往前看。未来两年全面撤销利率管制后,我们可以预期银行为了竞逐资金,利率方面会承受很大压力。
  4. 当然,我们也无须对目前的处境过于忧虑。经过了过去两年的艰难期后,人们自然希望尽量避免借款。当经济复苏步伐加快,市场人士重拾信心时,对贷款的需求便会再度增加。然而,银行不可能期望贷款业务会像危机爆发前一样的兴旺。同时,我也认为对银行以至香港整体来说,这也并非健康的发展。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业务会复苏,但速度不会如银行在过去所经验的一样快。竞争仍然会相当激烈,因此银行必须加倍努力,才能保留或扩大市场占有率。因此,最重要的是银行必须谨慎地制定竞争策略。要做到这个目的,银行必须回到最基本的层面去:即研究和了解其产品的性质、客户的需要、其竞争优势以及竞争对手的行为和反应。

不断转变的全球形势

  1. 除了香港内部的竞争情况外,银行也要考虑到全球发展趋势。其中,资讯科技急速发展,要赶上殊非易事。不过,资讯科技的发展却直接影响银行,因为资讯科技带来各式各样的传送渠道。不同形式的网上银行将会成为处理银行业务的主要渠道。在电脑世界里,传统银行分行的重要性会减弱,分行提供的服务性质也可能会改变。客户到银行分行时,会要求效率更高以及更为个人化的服务,那些比较简单的程序则经由网上渠道处理。如果有人认为发展这些渠道需时较久的话,就让我引用一段报章报导来加以说明。该篇报导引述一家本地银行表示,其最近推出的电脑银行服务已处理了其10%的正常交易量。这正好显示科技如何迅速地被接受和融合银行业里,也反映本港一位资深银行家最近直截了当地说的一番话是如何的真确,他说:「任何机构如不打算在两年内发展出互联网计划,都将要后悔。」科技必定会继续发展,继续产生影响,银行家面对的挑战,就是要掌握和利用科技,使银行以及其客户都能受惠。

整固

整固的重要性

  1. 竞争加剧、全球自由化、创新科技,以及客户对服务要求越趋讲究,在在显示银行的发展策略应逐渐以扩大规模为焦点。银行业务的规模不应为扩大而扩大,而是要按需要适当进行。能够适当地壮大规模,银行将可藉着规模效益降低成本,并且透过取消重叠分行等减少多余的经营能力。此外,银行可进行更有效的风险管理,为开发科技投入更多资源,致力使银行服务和产品多元化,以及使处理工序的安排更符理想。扩大规模将有助银行业务推向国际化,而不再局限于本土范围。远的不说,单是从内地规定设立分行的先决条件是具备200亿美元的资产来看,大部分本港银行已经被淘汰出局了。
  2. 银行之间进行整固,显然是全球大势所趋。随着整体的全球银行业务额增加,银行的数目却下跌。美国的商业银行数目由1993年的13,220家,下跌至1997年的10,922家,净跌幅约17%。在此期间,英国、德国、澳洲和日本的银行数目减少约7%。1997年至今,全球较瞩目的并购交易加快了增长步伐,其中Lloyds和TSB、法国国家巴黎银行和巴利达银行、德意志银行和美国信孚银行、美国大通银行和Chemical
    Bank、万国宝通银行和Travellers,都是大家即时想起的例子。此外,目前正有两家苏格兰银行在展开争夺,希望取得国民西敏银行的控制权。上星期我才在《金融时报》上读到意大利银行业正朝向进一步整固的消息,而该段报导更被副以「大者生存」的大字标题。即使素以保守见称的日本银行业,亦因大势所趋进行整固;大家都会记得,日本兴业、第一劝业和富士公布合并的消息时,所有人都感到很意外。
  3. 大家可能以为这些涉及特大型银行合并的国际趋势,与香港扯不上多少关系。但我觉得这看法并不正确。首先,今日许多大银行起步时都只是细行,其间经过并并购购才逐渐壮大,达到现时的规模。美国银行便是这样在美国发展出来的。第二,规模效益对任何银行不论大小同样适用,甚至可以说,细银行合并后出现收益递减的机会较少,因此更能体现规模效益的好处。
  4. 再者,若根据上述挑战的本质来分析,便会明白整固之风其实与香港关系十分密切。由于银行争逐传统的存贷业务已逐渐改以息率作为焦点,银行自然会详细检讨提供这些服务──不论透过传统分行或电话和互联网──的成本。此外,银行亦更积极开拓产品服务的范围,尤其着重更大的增值效果和收费服务。基于这些新发展,银行必须投资更多、更有效地利用科技和专才,以及达到相当的规模效益。没有这些优势,小型银行很容易便会被淘汰,银行壮大规模的压力亦无可避免地增加。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香港进行第四条款磋商后的总结声明指出,「本港的银行体系有必要进行整固」,可见这种观点亦得到基金组织的认同。

金管局的立场

  1. 由此我要谈谈金管局在这过程中的角色。我深信不应由监管机构来直接指导以上所述的整固,尤其像香港这类奉行自由市场原则的经济体系,更非明智之举。某些国家曾有一些「奉旨成婚」式的整固交易,但都无法成功。亚洲近期一个例子中,政府下令迫使某些银行进行整固,结果引起它们强烈不满,最终政府不得不撤回原来的计划。
  2. 我们既不愿重蹈覆辙,亦不想就手旁观。如果没有明显的刺激因素,个别银行面对挑战很可能不会迅速求变,到了最后被市场压力迫得不能不变时,便会对有关各方(尤其股东)带来相当严重的冲击。债权人──尤其是我们有责任保障的存户──的利益,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此外,这种情况更可能牵连整个银行体系,以致监管机构不得不作出干预,在这过程中,当局的重点是存户利益而不是银行拥有人的利益。
  3. 但银行应怎样演变?金管局可以怎样提供协助?我认为金管局可以做的,包括在今日这类场合上公开鼓励银行考虑整固的概念,并由银行向有关方面提出,然后共同探讨其中的利弊。此外,金管局可与个别银行私下磋商继续跟进。在进行这些工作时,金管局将会紧记不能亦不应将合并的构思强加于财政稳健的银行身上,同时必须遵守银行拥有人的产权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
  4. 金管局有一项更具体的职权,就是不断检讨监管架构,确保它能配合当前和预计日后的市场形势,不但不会影响银行提高经营能力的意欲,亦不会拖慢银行跟随本地和全球金融变化的步伐。这正是我们在1998年委托顾问,就本港银行业的策略前景进行研究所持的理念。有关的顾问研究报告于去年底公布,金管局亦已于今年7月就顾问研究报告作出政策回应。
  5. 金管局的政策回应包括就香港的监管架构提出一系列改革,目的是透过撤除若干仍然存在而对市场竞争造成妨碍的屏障,以提高银行业的效率和推动产品创新。另一个主要目的,是鼓励银行更积极考虑合并和组成策略性联盟的可行性。为达到这些目的,我们已经放宽进入银行业的要求,具体上是准许外资银行开设3家分行,不再只限于1家。我们更打算在2001年考虑是否进一步放宽这项政策。此外,我们亦正积极研究准许有限制持牌银行使用支付系统,希望不久将可公布有关的安排。我上面已提过,有关撤销余下的《利率规则》的建议,将会对银行经营引入更多价格竞争,但我预期这亦可让银行灵活地开拓更广泛的存款产品(如计息的往来户口)系列。如果实际的财政和经济条件许可,撤销利率管制将分作两个阶段,由明年7月开始,2001年7月结束。
  6. 分阶段撤销利率管制和推行其他改革措施,原因有二。第一,我们要在增加竞争与确保银行体系的安全和稳健之间作出平衡。由于推行改革需时3年完成,银行应可趁此机会提高本身风险管理的能力,金管局亦会更进一步,致力改善银行监管的质素。第二,我们要制定明确的时间表,以使银行能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指的一样,「有良好的机会评估可以选择的方案,然后采取适当的行动」。换言之,我们已给予各银行足够机会及早准备,推行本身的策略和制度改革,以能适应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
  7. 至今为止,本港银行业整固的步伐相对缓慢,这已是被普遍承认的事实。过去几年本地银行曾有过一两宗拥有权易手的交易,但至今仍没有银行之间的合并。其实整固进展缓慢的原因是不难了解的。首先,部分本地银行仍由家族或最少是大股东控制,后者当然不愿轻易放弃祖传的事业。此外,本地银行的处境并非到了非合并不可的地步。正如我上面说过,本地银行资本雄厚,头寸十足,大部分经历了数十年未见的严重衰退仍能在逆境中,录得盈利。然而,本地银行将会无可避免面对更多扩大经营的经济压力,较具远见的银行已深明此点。金管局推行的种种改革措施,应已对它们产生足够的推动作用,朝这方向进行研究,但问题是如何能达到目标?
  8. 其中一个方法是,实际上不合并,却能吸纳合并的优点。银联信托的诞生便是近期最明显的例子。这家公司成立的目的,是为参与银行设立推广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的基建设施,使银行透过分行网络推销公积金产品。目前已有10家银行以不同形式参与这个计划。这种合作方式可使银行分摊开发和资讯科技的费用,达到了通常只有大行才可得到的规模效益,实在是面对竞争所提出的巧妙构思,亦得到金管局大力支持。我希望这种合作可推而广之,扩展至其他业务,并随着银行的合作逐渐紧密,最终会有机会达到合并的结果。
  9. 我很希望今次演讲传达的重要讯息,就是本港银行应朝着整固的方向发展。至于如何达致这个目标,银行应各自找寻本身适当的方案。金管局的功能是确保监管架构既不会对这过程造成障碍,亦会充分鼓励它们深思检讨应如何壮大经营规模,互相合作,作出适当的策略部署,以面对挑战日渐增加的环境。我相信在市场导向的力量下,本港银行将会在这方面取得美满的成果。
  10. 多谢各位。
最新演讲辞
修订日期 : 1999年12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