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基金谘询委员会辖下货币发行委员会2003年7月4日会议记录

新闻稿

2003年08月04日

外汇基金谘询委员会辖下货币发行委员会2003年7月4日会议记录

(外汇基金谘询委员会于2003年7月31日批准公布)

2003年5月29日至6月20日期间货币发行局的运作

货币发行委员会(委员会)获悉,6月份港元及外汇市场维持稳定。由于市场揣测人民币汇率的官方交易范围可能扩阔,12个月美元兑港元远期汇率溢价于6月17日上升至182点子的近期高位,其后于6月底回落。由于非典型肺炎事件渐告平息,港元与美元利率之间的差距继续收窄。

委员会获悉,金管局在6月27日公布财政司司长于2003年6月25日致金融管理专员的函件,正式列明香港的货币政策目标及货币体制:透过采用货币发行局制度保持港元汇价稳定,将外汇市场港元兑美元的汇率保持在7.80港元兑1美元左右的水平。这正是自1983年10月所推行的联系汇率制度。

委员会获悉,报告期内货币基础的变动与用作支持货币基础的外汇储备的变动完全一致,符合货币发行局制度的规则。

报告期内的货币发行局运作报告载于附件A

对风险及不稳定因素的监察

委员会获悉,虽然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经济有好转的迹象,但全球主要经济体系的增长步伐依然缓慢,股市则在市场预期经济增长较佳的气氛下持续回升。香港方面,金融状况随着非典型肺炎事件结束而告好转,商品出口亦继续表现强劲。然而,由于失业率偏高,普遍预期本地需求只会逐渐回升。

委员会审阅了一份有关港元存款与总存款比率下降的特别分析。该分析指出,比率下降是因为宏观经济及金融市场的最新发展,而不是港元受到压力。具体而言,促成比率下降的原因可能包括:香港相对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增长较疲弱,以及外贸表现强劲,因而增加对外币的需求。委员会成员了解到,香港的本地货币存款与总存款比率相对较低,其实是类似其他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情况。委员会成员亦注意到,市场对港元的信心与港元存款与总存款比率之间似乎没有固定的关系。

香港银行体系的盈利情况

委员会审阅了一份探讨在经济困难及经营环境转变下影响本港银行体系盈利情况的各种因素的资料文件。委员会了解到,银行体系盈利情况若然较理想,将更能抵御负面冲击及有利于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该文件指出,宏观经济因素及个别银行本身的情况同样是影响银行盈利情况的重要因素。在各项宏观经济变数中,本地生产总值增长、通胀及实质利率均与盈利有正面的相连关系。个别银行变数方面,营运效益是决定盈利情况的最重要因素。委员会成员注意到,近年盈利下降主要是宏观经济因素(尤其通缩)所致,随着日后经济复苏,整体银行盈利情况应能改善。

内地通胀及通缩的成因

委员会审阅了一份有关自80年代末内地通胀情况的研究。该研究指出,通胀的主要成因是人民币有效汇率上升及生产效率提高。

 

如有查询,请联络:

新闻组经理冯惠芳  2878 8246 或
新闻组高级经理陈民杰  2878 1480

香港金融管理局
2003年8月4日

最新新闻稿
修订日期 : 2003年08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