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与公众利益

汇思

2008年09月18日

金融创新与公众利益

平衡私利及公利虽然困难,但却是必须的。

无论金融服务以如何具创意的方式包装及推出市面,其主要目的都是撮合投资者与集资者的需要,从而促进经济活动有效运作。金融体系的存在是要透过有效的资金融通以维护公众利益,而并非金融机构的私人利益。

成本可反映资金融通是否有效率。我们常看到金融服务推广资料承诺可以为投资者争取较高回报,让集资者付出较低资金成本。这些推广资料有时极具说服力,令原本高昂的服务收费看起来变得微不足道。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怎样解释?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要找出答案,我们需要考虑时间因素。过去一段长时间,无论对投资者、集资者及金融中介机构来说都很顺境。我之前称之为「字母汤」的金融创新产品的确让投资者得到较高回报,即使信贷质素有欠理想的借款人亦能以较低成本取得资金。然而好景不常,投资者到头来蒙受大额亏损,借款人无法获得资金,部分金融机构甚至破产。换言之,息差突然掉头扩大。某些投资产品的回报因而大幅下滑,甚至出现亏蚀,资金成本急速飇升。

资金融通的息差显著扩大,是投资者回避风险及金融机构平仓等行动的结果,而这些行动亦使息差进一步扩大,反映之前的良好市况其实都是虚浮和不能持续的。之前息差收窄 ─ ─ 金融创新似乎提高了金融体系的效率 ─ ─ 原来是付上日后息差掉头扩大的代价。之前收窄的息差为什么会在日后扩阔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简单来说,问题的核心是因为之前大家都忽略了金融创新涉及的风险,容让这些风险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牵连整个金融体系,对金融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金融稳定对经济畅顺运作至为重要,肩负维持金融稳定的责任的监管机构必须密切留意金融创新的发展趋势。但这是知易行难。在许多地区,金融业是一股很庞大的政治势力。政府当局往往重视金融业界对金融事宜的意见,并会反映在其监管政策上,有时甚至过于重视业界游说的短期利益而忽略了危害金融稳定的风险。同时,由于市场人士往往站在金融创新的最前线,监管机构要紧贴他们的脉搏并不容易。另一方面,过犹不及,过分监管有可能会窒碍金融创新。因此要取得平衡,一点也不简单。

要怎样才能取得平衡可能永远没法达到共识,但目前的金融危机已在美国及其他地区引发新一轮的讨论,并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我们会继续密切留意这方面的最新发展。

任志刚
2008年9月18日

此处可参阅本专栏过往的文章。

 

Word 格式的文件

最新汇思
修订日期 : 2008年0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