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发展市场与新兴市场之间的关系

汇思

2008年01月31日

已发展市场与新兴市场之间的关系

面对已发展经济体系的形势变化,新兴市场仍未能独善其身。

大家可能留意到分析员愈来愈多使用「分道扬镳」(decoupling)来解释已发展市场(尤其美国)与新兴市场(尤其亚洲)在经济及金融表现方面的差距。亚洲新兴市场近年经济增长确实持续强劲,美国经济则显得呆滞不前;亚洲金融市场表现亦较美国的突出得多,并以2007年的情况尤为明显。

「分道扬镳」一词似乎代表了亚洲新兴市场的经济或金融环节已经不再依赖美国,但这却未必是事实,因此我对其近乎被滥用有点保留。亚洲区内贸易的增长步伐,无疑远较亚洲与美国之间的迅速,反映亚洲各国较以往更为互相依赖,但美国仍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经济体系,约占全球总产值的两成(尽管比率正逐渐下降)。此外,大部分输往美国的出口是供应消费市场的制成品,反观亚洲经济体系则仍在这些制成品的生产过程中各事专长,负责不同生产工序,因此区内贸易以半成品为主。随着资讯科技改善生产及贸易的物流安排,各经济体系的宏观经济状况亦较以往更快透过贸易渠道互相影响。因此,一旦美国经济出现显著放缓甚至衰退,亚洲新兴市场很难独善其身,不受影响。当然,这一切都只是程度大小的问题,大家亦应明白尽管美国的经济前景非常受到关注,但其在截至2007年第3季次按危机加剧前的表现其实仍然相当出色。

尽管环球资产价格偶尔会出现急速并且同步的波动,但近期美国及亚洲新兴经济体系在金融市场的表现有点不同,用「分道扬镳」来形容其实无可厚非,但我认为应该分开短期及长期两方面来看。次按危机源自美国,尽管金融机构及投资者因涉足次按相关的结构性产品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幸好证券化尚未在亚洲区普及,因此我们并无出现类似的危机。次按危机导致信贷紧缩的现象,亦大概只局限于美国及已发展市场,使其金融市场的投资气氛受到影响。然而,这已足以引发全球资金从已发展市场流向新兴市场,而实际或市场预期的汇率波动,对资金流向转移的趋势更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例如,世界银行估计2007年流向东亚地区的资金总额达1,700亿美元,促使新兴经济体系的股市表现较已发展市场的超出三成以上。

然而,长远而言,金融市场表现应该反映经济状况。大型的发展中国家开放金融,助长金融市场进一步全球化,似乎已不可逆转。由于全球投资组合很自然会透过分散投资来寻求更高长期回报,因此至少从理论上来说,已发展国家与新兴经济体系的金融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可能不减反增。暂时我们仍未掌握到这种关系的实证数据,但我相信这只代表发展中国家(尤其中国)仍在继续朝着开放金融的步伐向前。

因此,正当投资者受惠于亚洲新兴市场的蓬勃发展,不少人更逐渐相信「分道扬镳理论」时,我们应该紧记这可能只属短期现象,特别是当金融市场的亢奋表现超越实质经济基础及前景支持的时候。例如,部分新兴经济体系一直依赖环球金融机构在工业国市场融资,而目前已发展市场正受信贷紧缩之苦。由于这些金融机构要忙于应付次按危机,新兴经济体系的融资环境可能渐转萎缩,其整体经济及金融市场亦很难可以免疫。

任志刚
2008年1月31日

此处可参阅本专栏过往的文章。

 

Word 格式的文件

最新汇思
修订日期 : 2008年01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