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汇制度的点滴

汇思

2007年05月10日

联汇制度的点滴

1983年10月推出联系汇率制度前后一些颇有意思的言论。

上个月香港金融研究中心举办「香港银行及货币史:从历史角度看香港当前的挑战」研讨会。顾名思义,历史因素对塑造香港货币银行体制的发展有相当重要的影响,相信其他地区亦如是。推行改革绝少像在白纸写字一样,能随意一挥而就。尽管所有有份参与货币金融体制发展的人都会同意要与时并进,不时推行改革,但决策过程总是无可避免掺入一些宏观或微观的政治考虑,以致未必能得出最理想的方案或令改革延迟推行。

每逢谈到货币及银行体制改革,总有许多人坚信凭着自由市场的力量,大多数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证诸香港长久以来奉行自由市场经济所取得的骄人成绩,这派意见确实有其道理。部分可能是这个原因,当局要经过一段颇长的时间,甚至一场货币危机,才明白到货币管理的关键在于能否有效控制货币基础的数量或(内部/外部)利息成本。基于历史等种种原因,当局要再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以及极审慎和漫长的进程,最终才取得对货币基础的掌控。当然,香港当时正值政治过渡期,政治层面上必须顾及双方的考虑,令他们都接受改革方案对香港既必需也有利,这一点是大家都理解的。

最近我整理旧文件,发觉当中节录有关人士的言论清楚反映当时的一些想法,可以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引述这些言论时均隐去其名,亦请读者们不要妄下判断谁是谁非。

1981年夏,即1983年9月货币危机前两年,某私营研究期刊发表了一份有关香港货币体制,题为「是时候吹响哨子(叫停)了!」的文章。一位高层官员看过后说:「作者欠缺说服力,有点像要为监管而监管的官员。」来自民间的声音提出要监管,官员却说不,这种例子可算罕见。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赞同这位高官的意见。1983年7月另一位官员便说:「本港货币防护机制若要作出有效改善,必先设立适当制度,让当局可以控制银行体系的港元资金,以至对其资产负债表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力。」但1983年10月推出的联系汇率制度,并无这方面的设计。

1983年9月香港爆发历来最严重的货币危机,政府宣布考虑推行货币改革,一位经济学者于月底提出意见:「我完全不认同现时的机制存在严重缺陷。」「现存机制仍有不少可取之处。」「面对种种挑战,我们的元气确实受到挫损,但整体经济并无大碍,仍大致运作正常,实在令人惊叹。」

在1983年推出联系汇率制度时,钞票套戥本来被视作稳住联系汇率的核心设计,但到了1984年中,这个套戥机制的运作很明显已不如预期般畅顺,当局要接连干预汇市及货币市场,才可令汇率回复稳定。同年7月,即联汇制度推出9个月后,一位高层官员表示:「近期事件再次表明,我们不能再无视加强货币防卫机制的需要。」「无论推行哪一套改革方案,其目的都是要让政府能够控制银行体系的港元数量和所涉利息成本。」「我们应及早探讨如何落实这种机制。」到了1985年4月,另一位高层官员像已感到不耐烦,因而写过:「我们的货币体制确实需要加强。但像前任官员一样,这工作在我离任时仍未能展开(恐怕继任者亦如是),我只好祝大家好运了。」

到了1988年7月,经取得各方同意后,新的会计安排终告落实,这才让政府可以间接地控制货币基础。

以上是我公职生涯中耳闻目睹的,相信可让大家了解多些关于联汇制度发展的点滴。

 

任志刚
2007年5月10日

 

此处可参阅本专栏过往的文章。

 

Word格式的文件

最新汇思
修订日期 : 2007年0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