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价格

汇思

2002年05月16日

资产价格

货币管理当局要留意资产价格的变动,若有需要,即使会引起争议,也要采取相应措施。

为了维持货币与金融稳定,中央银行与货币管理当局(包括金融监管机构)要留意各个经济环节的最新发展。有需要时,有关当局便要在其权责范围内采取预防或补救措施,以确保货币与金融稳定。当中行动必须果断,过程亦要高度透明。有关当局亦要清楚解释行动背后的各种理据。不过要公众接受绝不容易,因为这些行动往往极具争议性,同时亦可能会对公众带来(希望只是短暂的)痛楚。

资产价格的走势日益受到货币管理当局关注。有些地区会以内部价格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目标,而准则通常是看通胀是否合乎目标。因此,审慎的货币管理当局自然会留意资产价格的走势。因为即使通胀率是参考消费物价指数厘定,而资产价格的变动通常都不会直接计入消费物价指数内,但资产价格的变动必然会影响通胀率。有关当局在决定是否需要采取行动,以及需要采取什么行动时,往往都要就资产价格是否过高或过低作出主观判断。有关行动是调整利率也好,是提出有关资产价格已出现「非理性亢奋」(irrational exuberance)等言论也好,监管当局都会以明示或默示的方式让公众知道。视乎有关当局的公信力,这类行动或言论通常都会引来不同程度的问题与批评。一些信奉绝对自由市场理论的人对于这些行动或言论或会反感,因为他们从不认为市场价格会过高或过低,更加不会接受市场有时候会无法发挥其基本定价功能,以及市场波动过激会危害经济等观点。

就让我举一个微观层面的例子。银行接受存款,并在有资产抵押的情况下把款项借出。审慎的银行借出的款额只会占资产市值的某个成数,而成数是银行根据有关资产价格过往的波幅来厘定。风险管理较先进的银行会对资产市值在不同时间大幅下调的机会率先作出评估,并会据此定出有关的借贷成数。可是能够经常判断无误的寥寥无几──要找出市场走势的转捩点,并能准确预测在整个周期中市场调整的幅度,一点也不容易。监管当局有时需要制定审慎守则,以改善银行的风险管理工作,特别是当业务竞争迫使银行可能会冒较大风险的时候。不过此举可能会产生道德风险。再者,即使有保守的指引,市场仍有机会过度调整,令指引所提供的缓冲亦无补于事,蚕食银行的资本。另一方面,若监管当局因应市场最新形势修订指引,这行动可能会触发市场急速调整,有违当初制定指引的原意。

资产价格肯定对货币与金融稳定有重要影响。正是这个原因令中央银行与货币管理当局日益留意资产价格走势。事实上,有时候它们采取行动是因为担心资产价格大幅上落可能会影响价格稳定或金融体系的健全与稳定──例如是LTCM倒闭后连串减息行动,以及指市场出现「非理性亢奋」的言论。金管局在1998年8月的入市行动,也是因为担心股票与期货市场过度波动会损害货币与金融稳定。我们也积极参与定立及执行「自愿性质」的七成按揭成数的业内指引,而且更有一段时间把豪宅的按揭成数调低至六成。

不过,货币管理当局为了妥善履行其维持货币与金融稳定的职能,因而要密切留意资产价格的走势,并不等同要引导资产价格,或是取代市场的定价功能。货币管理当局必须明白这一点。

 

任志刚

2002年5月16日

 

此处可参阅本专栏过往的文章。

 

Word 格式的文件

最新汇思
修订日期 : 2002年0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