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项技术性措施

汇思

1999年09月30日

七项技术性措施

自去年9月金管局推出七项技术性措施以来,香港货币制度的表现日益稳固。

金管局推出七项强化香港货币发行局制度的技术性措施,至今已有一年多的时间。1998年9月5日星期六那天公布措施的情景,我仍然历历在目。当日,我不停地向立法会议员、报章编辑、记者、学者及银行家解释这些措施的内容以及其他相关的配合行动。从早到晚,忙个不了。

直到夜深,我经已筋疲力竭。虽然是辛苦,但我仍觉得欣慰,因为以往居安思危的努力没有白费,备用的应变计划得以顺利推出,可以松一口气。

其实,制定为应付金融危机的应变计划,是我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但为了避免泄漏风声,影响市场,有关的工作是要绝对保密的。因此,有些应变计划是需要自编、自导和自演的,但风险就是计划可能出错。所以推出应变计划时的心情是复杂的。有机会测试应变计划的可行性,心情不期然有点兴奋。然而,因为始终担心计划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心里亦有不可告人的惊恐,个中滋味,实在非笔墨所能形容。

现代货币发行局制度的结构应该是怎样的一个课题,是没有先例可援的。现今货币的形式跟以前旧式货币发行局制度盛行时代的形式不同。钞票只是现今货币的一个小部分,大额的交易现在都全用其他的货币形式支付。无论何时何地,只消按几个按钮,就能将货币传送,进行支付,完全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

在货币发行局的制度下,「货币基础」是需要有十足的外汇储备支持的,但「货币基础」的定义至今仍是学者或市场人士间一个富争论的课题。在此环境下,要在货币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上开拓新天地,又谈何容易呢!你可能要跟奉行传统一套的人「对立」,他们可能会相当坚持己见,而说话亦带有相当权威性。同时,不少人会对你的看法抱以怀疑眼光,因此你亦要费力解释以说服他们。然而,真正答案就只有时间才可以证明。

1998年9月6日星期日,我翻开报章,发现新闻界整体上都非常支持七项技术性措施。金融界的分析员对七项措施均给予正面的评价,各大报章的社论亦大表支持。这实在是个好开始,让我深信这些措施能够面对未来的重重挑战。一分主要报章更褒扬这些措施是代表作,而其他报章则带着好意地多赠我几个别名。

不过,我和金管局的同事要待翌日,看到银行同业市场拆息普遍下调,恒生指数升近600点,穿越8,000点收市时,才能够真正如释重负,放下心头大石。现今事隔一年,所有的事情好像都已成历史。事实上,在金融领域里,一日已经是很长的时间,可以发生的事情亦很多,更可况是一年呢!

过去一年,七项技术性措施遍历了重重考验,亦作出了修订。我很高兴看到港元利率非常稳定,市场对香港货币发行局制度的信心继续加强,特别是港元与美元间的息差,已经下降至金融风暴爆发前的水平。

事实上,七项技术性措施发挥着很大的「缓冲作用」,既能使港元利率不会如以往般敏感地受到国际资金流向的影响,又能同时恪守货币发行局的重要原则,即「货币基础」必须得到外汇储备十足支持的安排。要发挥这种「缓冲作用」,我们在捍卫港元时,就需要预留额外的外汇储备,在触发利率调节机制前去吸纳国际资金流动带来的冲击。

香港虽然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足以应付所需,但部分人士对这项安排仍有忧虑。他们认为把过多的外汇储备预留作这种用途,可能会影响市场对货币制度的信心。也有人认为,我们在能力范围之内,应该准备好随时拨出更多的外汇储备捍卫港元,因为这正是外汇基金持有外汇储备的法定责任。

也许因为过去一年香港的货币制度保持稳定,所以令这些不同的观点在近几个月都沉寂下来。不过,我相信在这段风平浪静的期间,正是重新讨论有关问题的理想时机。我欢迎大家提出意见,以便集思广益。即使大家的意见未必是希望修改现有制度,但也能够帮助我们居安思危,制定备用方案,以应付瞬息万变的国际金融活动对港元汇率和本港金融体系可能带来的冲击。

 

任志刚
1999年9月30日

 

此处可参阅有关货币发行局制度的进一步资料

此处可参阅本专栏过往的文章。

Word格式的文件
最新汇思
修订日期 : 1999年0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