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及金融体系的改革

汇思

2009年06月25日

货币及金融体系的改革

经过深思熟虑推行改革防范问题发生,往往较危机出现时才采取补救措施来得更有成效。

不论是金融体系或监管架构层面的金融改革,往往都是针对个别金融危机而推行的。这是不少地区的实际经验,而当中原因不难理解:金融体系持份者大多倾向维持现状,保障自己的利益。只有危机当前,持份者利益受损,普罗市民或特别是某些阶层大受影响,一些结构性问题才会显现出来,当局也因此被迫着手改革。

以上情况虽然很常见,但也有例外,香港不少金融改革便属于后者。由于这些改革并非针对个别危机而推出,因此大家可能较少留意或关注它们的重要性。我们也较难估计若非采取防范式改革,而只是强调事后补救,究竟会有什么后果。尽管这样,我们也不能基于这个理由,就只着重金融危机出现后才推行改革,况且,这类改革也不见得一定比风平浪静时推行的预防性改革来得重要。

自1982年我从事货币金融管理的工作以来,香港金融改革次数之多、频率之高,与其他地区相比实属少见。在这期间我有幸参与或主理过的改革例子有很多:有些是针对个别危机而推出的,主要包括因应80年代银行危机推出的银行业改革,以及因应1997至98年亚洲金融危机推行的7项有关巩固货币体系的措施。然而,并非针对危机而推出的金融改革为数其实更多,包括:在1988年政府取得对「总结余」(货币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控制;于90年代初推出「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计划,作为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于90年代引入宏观审慎银行监管模式;于1996年实行银行同业「即时支付结算系统」,有效防止同业市场因个别银行出现支付困难而产生连锁效应;与此同时,政府取得对货币基础更直接的控制;以及于2005年内地当局扩大人民币汇率弹性之前率先推出「强方兑换保证」及「兑换范围」,对货币基础实行更规范化及具透明度的控制,藉此强化货币体系。此外,我们也在平日作出仔细的应变部署,以便一旦爆发危机时启动,将损害减至最少;例如临时流动资金安排、「备用银行资本安排」,以及百分百存款担保,都是因应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推出的预防性措施。

我个人宁选防范,而非补救式的改革。但世上无人可以预见金融体系所有不足之处,不论这些不足是否会带来结构性的影响。金融创新所提供的高回报为金融机构带来不断创新的诱因,但同时亦令监管当局更难以预早掌握一切。虽然当局无法确保任何时候滴水不漏,无懈可击,但我们的目标是时刻尽力做到最好。在这方面,我纵或有点「偏心」,但我认为金管局取得的「击球率」较大多数监管机构都高。面对这场历来罕有地严峻的金融危机,香港的货币及金融体系依然稳健,运作如常,已是一大明证。当然,我们仍不能稍有松懈,反而保持高度警觉,尤其压力当前更要自我警醒,全力以赴。

面对这场全球金融危机,欧美等不同地区都正在酝酿金融改革,香港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密切注视,而不应盲目依从。全球金融危机凸显了众多金融监管模式都有其缺点,同时也反映本港目前的模式有其过人之处,不正是清楚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吗?

任志刚
2009年6月25日

 

此处可参阅本专栏过往的文章。

 

Word 格式的文件

最新汇思
修订日期 : 2009年0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