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管理局一九九六年年报

香港金融管理局

 

财政方面,一九九六/九七财政年度预算案出现151亿元的少量盈余,为本地生产总值的1.3%(一九九五/九六年度财政预算赤字为31亿元)。香港政府继续推行审慎的理财哲学,使本地需求增长受到抑制,有助减低通胀压力。

进出口增长放缓

一九九六年出口贸易表现普遍疲弱,出口总值增长率由上年的12%放缓至4.8%。其中,本地出口下跌8.4%,而转口增长率则放缓至7.5%。这是因为本港制造业的工序继续迁移至内地,以及来自其他发展中经济体系的竞争加剧。

随着美元汇价上升,自一九九五年中起,港元兑美元以外主要货币的汇价普遍偏强。一九九六年,港汇指数上升超过2%(图三)。

一九九六年,进口增长速度也减慢,部分反映转口贸易放缓。进口增长欠佳的另一个原因,是整体留用进口持续下跌,这个情况与存货增长速度减慢一致。

由于进口增长放缓,商品贸易赤字在一九九六年下降至1,380亿元,为进口总额的9%(一九九五年为10%)。本地出口相对于留用进口的赤字下跌至3,330亿元,而转口相对于转口用进口的盈余则上升至1,960亿元。

一九九六年,服务出口增长6%,离岸贸易及买卖服务、金融及其他专业和商业服务出口以及旅游业有关的收益继续上升。无形贸易录得1,300亿元的盈余,仍不足以弥补有形贸易赤字,因此整体贸易出现80亿元的轻微赤字。

劳动市场改善

劳动市场的情况在一九九六年有所改善,年内失业率逐步下降,由第一季的3.2%下降至第四季的2.6%。一九九六年全年,就业率上升3.5%,较3.1%的劳工供应增长率为高。 由于市道畅旺,下列各行业的就业数字均录得显著增长:建造业(19.9%);批发、零售及进出口贸易、食肆及酒店(8.8%);以及金融、保险、地产及商业服务(4.9%)。

 

上页 |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