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发展的金融科技

匯思

2016年11月11日

多元发展的金融科技

推动金融科技发展是金管局今年重点工作之一,自从三月成立了金融科技促进办公室(FFO)至今便推出多项新举措。适逢FFO在今日举办金融科技日研讨会,我在会上报告金管局在推动金融科技工作的最新进展,想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几个重点。

「分布式分类帐技术」(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

金融科技的发展一日千里,应用范畴五花八门,近年比较多人谈及的区块链(Blockchain),就是属于「分布式分类帐技术」(DLT)的一种。有人甚至形容DLT是现今最具颠覆力的金融科技。所谓DLT,简单来说是将数据库分拆为小块,再以不能更改的加密链连接,让用家能以高效和高可靠度的方式创建、传递和储存信息。如果我们将资料储存在中央处理的平台上,即使修改了资料也不易被发现。但DLT将资料复制多份,而每份都是「正本」,只要其中一份正本被改动,一经校对就会很容易被发现。这解释了为何DLT比传统资料储存更可靠和透明。

基于DLT上述的特点,不少金融机构对DLT跃跃欲试,一间本地银行计划引入DLT来优化按揭申请的流程,将物业估值资料由估值公司直接透过DLT平台输入,改变现时由估值公司将资料传真或电邮传送给银行,再经银行职员人手输入和覆核资料,可减低资料错误或被窜改的风险,亦有助提升申请流程的效率。本着金管局「科技中立、风险为本」的监管原则,我们必先要清楚了解DLT,评估这项技术可能带来的方便、好处和衍生的风险,从而制定合适的监管应对。

金管局较早前委托了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应科院)进行DLT专项研究,将首个阶段的研究结果在今日以白皮书形式发表。研究结果显示,DLT在金融服务应大有可为,但DLT的不能更改及「去中央化」模式(decentralised model),亦会衍生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例如私隐保障、跨境数据流通、纠纷调解和跨境监管等。此外,DLT系统的实际运作亦牵涉数据库的保安及如何制订一套共同准则去管理,以确保数据的可信性和准确性。

我们现正开始第二期DLT研究,包括联同数间银行为DLT进行初步「概念验证」,收集数据分析DLT的可行性,并会提及DLT可能带来的监管问题,预期研究会在明年下半年完成,并发表第二份白皮书。

网络防卫计划

今年五月我公布推出网络防卫计划(CFI),当中的三大支柱都能顺利地按计划推进。第一支柱是针对银行防御网络攻击能力的网络防卫评估框架,业界的谘询工作已在八月完成,预计下月金管局可以正式公布评估框架的细节。第二支柱是网络风险资讯共享平台,亦已准备就绪,可望下月正式投入运作,为香港所有银行提供服务。至于第三支柱就是培育网络安全人才的专业培训认可计划,我们向网络保安专家和业界组织进行了六周的谘询,并充分听取到业界的意见和关注点。金管局已成立设有独立专家和业界代表的小组,客观地为相关的资历认证进行评定,计划细节同样预计将于下月公布。我们希望尽可能兼容不同的资历背景的人员,为香港培育所需的网络保安专才。

金融科技创新中心和监管沙盒

另一个项目就是金管局与应科院合作成立的金融科技创新中心,今日开始正式启用,让金融科技业界和银行及支付业界的营运者,在一个系统完善和专家支援的环境下,试验银行和支付系统新产品或服务的概念是否能够实际应用。至于在九月推出的金融科技监管沙盒,已有两间银行透过沙盒来试验生物认证和证券交易服务的技术。有数间银行正和我们商讨在未来几个月内使用沙盒,试验范畴包括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

FFO能够在短短8个月内开展多项推动金融科技的工作,我除了要感谢金管局同事的努力外,亦有赖各持份者的支持,正如今日在PMQ举办的金融科技日,便有超过500名来自银行、监管机构、科技界等专家和从业员出席,另外亦有几位经营储值支付工具的公司高管参加讨论和交流。随着金管局上周批出第二批储值支付工具牌照,本港现时共有13个营运商提供不同形式的零售支付服务,让消费者有多重选择。近期我反而听到市民说支付工具选择太多,「花多眼乱」,与早前听到有人批评香港支付工具匮乏和落后的说法刚刚相反。

在推动香港金融科技时,金管局的策略合作伙伴是应科院、数码港和科学园。今日金管局与这几间机构签订正式备忘录,进一步强化我们之间的协作。往后我会不时向大家汇报金管局在推动金融科技和创新的动向和成果。

 

香港金融管理局
总裁
陈德霖

2016年11月11日

金融科技系列之五

 

系列文章回顾

[一]电子支票:香港支付新纪元
[二]金管局如何看金融科技 - 「风险为本、科技中立」
[三]知行合一的网络安全
[四]以金融科技为香港金融服务业品牌增值

最新匯思
修订日期 : 2017年06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