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利率

匯思

2008年02月14日

負利率

大家必須了解清楚實質負利率的意思及成因。

繼美國近期減息以防經濟陷入衰退,實質負利率成為香港關注的焦點。一般而言,實質負利率並非正常的現象,對經濟及金融穩定會造成影響,假如可以選擇的話,我們當然不希望出現實質負利率,但現實是我們沒有選擇。香港屬高度外向型經濟體系,並以內地及美國作為最大的貿易夥伴,我們很難期望香港的通脹趨勢可以與貿易夥伴有很大的距離。近期內地及美國的通脹率趨升,分別是接近7%及4%。儘管這兩個只是整體通脹數字,相應的核心通脹率會較低,但已足以解釋香港的通脹率最近為何逐漸上升。

由於次按危機對不同經濟體系的影響極不相同,香港在聯繫匯率制度下輸入美國的貨幣政策,未必完全切合香港目前的經濟環境。由於通脹上升及經濟持續表現強勁,我們希望見到的是實質正利率而不是負利率。但我們必須明白造成實質負利率現象的原因。美國減息的原因非常明確,是要減低經濟陷入衰退的風險。正當我們第二大貿易夥伴可能步入衰退,香港難免會受到影響──最初可能是透過金融渠道,繼而是透過經濟及貿易渠道。儘管近日流行所謂「分道揚鑣理論」(decoupling theory),但香港作為高度外向型的經濟體系,其實不可能完全擺脫來自主要貿易夥伴的經濟形勢轉變的影響。大家都知道內地方面打算冷卻經濟,這也會對香港的經濟前景構成一些風險。若然經濟表現放緩,希望可以有助遏抑本港通脹及減少實質負利率的程度。

我們也應該更多了解實質負利率的實際意思,這個課題可以從兩個層面來分析。第一是存款利率低於消費物價通脹率。這或會鼓勵消費,減少儲蓄,至少會令非貿易貨品方面的通脹進一步上升,進而可能影響經濟及金融穩定。但正如我上面提過,本港經濟增長在年內稍後時間的表現可能會受主要貿易夥伴影響而放緩,因此大家在消費方面應該有點居安思危的意識。

第二個層面是按揭利率低於住宅物業價格的升幅。以按揭利率為2.75厘計,當住宅物業價格的預期升幅可能遠比這個幅度大,自置居所或投資物業自然便變得吸引。但大家在這問題上應該三思,回顧歷史。過去30年,實質按揭利率(即按揭利率與未來一年物業價格預期升幅之間的差距)波動極大;在某些時候(例如1997年底至2002年期間),實質按揭利率不但是正數,而且處於相當高的水平。由於香港土地供應有限,往往需要興建高樓大廈以應付市場需求,而其中涉及的建築時間較長,以致容易出現供應滯後需求的現象,令物業價格波動極大。中期而言,影響物業價格的主要是供求失衡問題,而非按揭負利率。

無可否認,實質負利率會對經濟及金融穩定構成風險,作為銀行監管機構,金管局會加緊注意,確保銀行制訂及切實推行完善的風險管理制度。本港銀行在這方面向來表現出色,我深信香港面對現時實質負利率的環境,仍會繼續安然過渡,應付裕如。

任志剛
2008年2月14日

此處可參閱本專欄過往的文章。

 

Word 格式的文件

最新匯思
修訂日期 : 2008年0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