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本港通脹的因素

匯思

2007年11月15日

影響本港通脹的因素

本港通脹受內需及物業價格的影響,多過受進口價格的影響。

讀者可能會留意到近期本港以綜合消費物價指數顯示的整體通脹數字仍然溫和,這一點跟大家作為消費者或密切注視本港經濟發展的分析員所得印象並不相同。事實上,對官方通脹數字持懷疑態度頗為常見。回想我昔日擔任統計師遇到外界對官方統計數字的質疑時,我往往會反問:他們是以甚麼方法得出不同數字,而這些方法與官方統計所用周詳且國際通用的方法又是否相符。

但目前整體通脹率與消費者所得的印象存在差距,理由很簡單:就是政府推行寬減稅務特別措施(尤其有關物業差餉的豁免安排)造成的效應。在2007年9月,以按年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升幅計的整體通脹率為1.6%,但扣除寬減稅務措施影響的基本通脹率為2.7%,截至9月止3個月期間經季節因素調整的按年率計通脹率更達3.4%。由此可見,近期消費物價上升速度確實較整體通脹數字所顯示的快。

寬免差餉只屬短暫措施,當其短暫統計效應逐漸消失時,我們可以預期整體通脹率將會以較大幅度上升。即使其後再次推行寬減,通脹率上升亦只會被押後,而整體通脹率仍會逐漸貼近基本通脹率。根據金管局估計,有關升幅約為1個百分點。假設下個財政年度不再實施寬減措施,預期這個升幅將在2008年第2季出現。

促使香港目前通脹加快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包括:經濟暢旺 -- 這從我們連續第4年錄得高於趨勢的經濟增長率及消費需求強勁可見;勞工市場緊張,失業率持續下降;美元作為港元的掛勾貨幣而其匯價疲弱;人民幣持續升值;全球食品價格上漲;以及物業價格對住宅租金傳遞效應日漸增加。現時種種跡象顯示,這股基本通脹趨升的動力可能持續。

勞工生產力增長迅速,或會紓緩部分通脹壓力。自2003年第3季以來,以每名工人產值計的勞工生產力平均按年上升5.3%,遠高於工人薪金1.4%的升幅;不過由於失業率持續下跌,兩者差距可能會逐步收窄,以致減低勞工生產力對通脹的遏抑作用。整體而言,因此我們預期基本通脹率將於未來幾個月內上升。

在眾多影響本港通脹的因素中,它們的相對重要性也不容忽視。儘管香港非常倚賴進口(尤其來自內地的食品),但進口帶動的通脹其實低於由內需帶動的通脹,這點與我們一般所持的印象相反。根據金管局內部估計,過去20年本港消費物價通脹變動中,可由境外物價(以港元計)變動直接解釋的比重平均不及三分之一,反而內需壓力(以產值差距計)及物業價格解釋的比重則超過三分之二。由此可見,本港實施港元與美元聯繫匯率制度,其實並非影響通脹的主因。


任志剛
2007年11月15日

此處可參閱本專欄過往的文章。

 

Word 格式的文件

最新匯思
修訂日期 : 2007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