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貨幣與金融一些值得思考的課題 (II)

匯思

2007年06月14日

亞洲貨幣與金融一些值得思考的課題 (II)

加強亞洲區內合作及開拓更多元的資金融通渠道,對各方都有好處。

亞洲經貿近十年間迅速融合,但大家似乎都有一個共識,認為金融方面的融合遠遠未能跟得上。亞洲金融體系進一步融合,將可使其資金融通過程更趨穩定和有效率,有助亞洲取得持續的經濟增長和發展,這也是大家所認同的。有人甚至提議將亞洲貨幣融合的討論列作長期及策略性的議題,但決策當局暫時未見積極回應或支持。儘管這樣,亞洲各國央行正逐步加強多方面的合作。

金融與貨幣融合的討論,往往牽涉到亞洲區資金融通渠道的多元化問題。各方意見似乎都認為亞洲區資金融通渠道其實不夠多元化,市場過度倚賴銀行體系,債券市場卻發展不足,影響金融體系的穩健性,假如資金融通出現任何問題,區內個別經濟體系可能受到衝擊。事實上,亞洲各國央行已致力共同發展區內債券市場,連個別的本地債券市場都受惠。東亞及太平洋地區中央銀行會議推出兩個亞洲債券基金,便是很好的例子。我認為進一步加強這類工作,並且制訂更有系統的合作方案,將可惠及整個亞洲區。

制訂任何合作機制時都不能低估金融市場波動的影響。由於亞洲包含極其多元的經濟體系,這一點尤其重要。亞洲金融危機過後,金融市場(尤其股市)在近年的波動普遍減少,但這不代表出現更大波動的風險已經消失。事實上,波動減少,更有可能令金融機構對風險管理有所鬆懈。我們無法預計有甚麼事件會引發大幅波動,以致暴露一些潛伏的結構性問題,但可以想像全球外貿失衡、日圓套息買賣、風險溢價下降、地緣政治緊張形勢、恐怖主義活動、美國次級按揭貸款問題、內地宏調等等,都可以構成一定的風險。儘管投資銀行與國際金融機構的分析都認為,亞洲區目前在維持金融穩定方面的條件不錯,其中包括美國經濟表現與全球其他地區的相連關係已較以往減弱,但據我與區內眾多央行行長接觸的觀察,他們仍普遍持謹慎的態度,而我當然希望他們所擔心的全部都不會成真。

為確保亞洲繼續保持金融穩定,我們必須正視金融市場的結構性問題。市場資金過度集中與市場大戶和對沖基金缺乏透明度等,仍然備受關注。此外,市場對創新的金融產品趨之若騖,但對所涉風險的認知與管理卻似乎不足。我完全同意金融產品推陳出新可以促進金融效率和穩定,但對於某些地區,當其金融體系仍未發展成熟,連最基本的資金融通,即是以有效及多元化的渠道把本地儲蓄轉化成為投資資金仍未做到,卻已急不及待推出像信用違責掉期合約等衍生工具,我實在不敢苟同。

 

任志剛
2007年6月14日

 

此處可參閱本專欄過往的文章。

 

Word格式的文件

最新匯思
修訂日期 : 2007年0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