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銷利率管制

匯思

2005年12月08日

撤銷利率管制

撤銷利率管制對存戶及借款人都有好處。金管局編製及公布綜合利率的目的是為銀行及消費者提供一個參考。

金管局於1993年成立以來最早引入的其中一項改革,就是逐步撤銷本港利率的管制。這個決定於1994年作出,背後有兩個重要的理念。第一是由於本港實施固定匯率制度,港元利率應該盡量有彈性,才能有效率地因應流入及流出香港的短期資金作出調整。第二是為本港銀行體系引入較大競爭:銀行體系是很重要的金融中介渠道,我們相信增加市場競爭能使這個中介渠道發揮更大成效,使存戶能享有較高回報,借款人也能以較低成本獲取貸款。

我們實際推行時非常審慎,並曾進行廣泛諮詢。銀行業市場增加競爭雖然符合公眾利益,但我們深刻知道此舉有可能對銀行管理層構成過大的壓力,令銀行因須為股東爭取盈利而承受太大風險,最終損害存戶的利益及影響銀行體系的穩定。放寬金融市場往往牽涉種種風險,因此落實放寬前必須先行審慎管理好這些風險。整個撤銷利率管制的過程花了7年時間,由1994年10月撤銷較長期限定期存款利率的限制起,至2001年7月撤銷儲蓄及往來存款利率的限制結束。在此期間,當香港臨近主權回歸及緊接而來的亞洲金融風暴時,撤銷管制的工作曾稍作停頓。

正如我在多個場合提到(包括於11月7日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的簡報會),香港銀行公會撤銷《利率規則》,使存戶及借款人都有重大得益。撤銷利率管制帶來較大的競爭,促使銀行淨息差由2厘多收窄至1.6厘左右,顯示存戶的存款利息增加,借款人的貸款利息支出則減少。由於銀行較積極爭取貸款業務,因此兩者似乎以借款人得益較大;這情況以按揭貸款最為明顯。撤銷利率管制前,按揭利率約為最優惠貸款利率加1.5厘,至今已降至最優惠貸款利率減2.5厘左右,跌幅達4個百分點。以一個要償還按揭,同時銀行戶口有一些積蓄的普通家庭計,他們的按揭利率高出存款利率的差距已由撤銷管制前接近7個百分點,收窄至現時約只有3個百分點。

在逐步撤銷利率管制的7年期間,以至其後進入銀行自行釐定息率的年代,作為銀行監管者的金管局一直密切注視銀行的風險狀況。我們當然明白銀行業務屬風險行業,但我們很滿意銀行並無承受過度風險,並按照其所承受的風險採取適當的風險管理措施。目前我們正逐步邁向風險為本的監管,而當計劃中將於2007年初推行的《資本協定二》實施後,這方面的工作將會加強。

銀行既可自行釐定存貸息率,市場上自然出現不同的息率水平。只要銀行讓市民清楚知道實際存貸利率,這並不是壞事。事實上,存戶及借款人均可自由選擇喜歡的銀行,而且相信他們都夠精明,懂得照顧自己的利益。但有些人對上述情況感到有點混亂,尤其按揭利率其實比最優惠貸款利率低,情況更甚。有關的對策可以是為最優惠貸款利率另覓一個較貼切的名稱,也可考慮金管局的建議改用另一個參考利率。現時金管局每日都公布銀行借用貼現窗流動資金的基本利率,銀行同業市場也有不同期限的同業拆息,前者相當穩定,後者則可能較為波動。另一選擇就是我們建議的綜合利率,這個利率能反映本港銀行平均資金成本。我們明白銀行各有不同的資金結構,但這無礙大家一直沿用同一個最優惠貸款利率。在自由市場裏銀行可自行釐定利率,只要向消費者清楚說明就可以了。

雖然銀行決定不採用綜合利率,我們仍會編製及公布以供銀行與消費者參考,銀行客戶當然也可主動要求銀行以綜合利率來作為釐定貸款利率的參考。

 

任志剛

2005年12月8日

 

有關新聞稿:

有關金融數據月報:

有關研究備忘錄:

 

此處可參閱本專欄過往的文章。

 

Word 格式的文件

最新匯思
修訂日期 : 2005年12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