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波動的管理

匯思

2005年07月21日

利率波動的管理

鑑於國際資金流向迅速變化及其他因素會令利率波動,銀行應採取適當措施,盡量減少盈利受到的影響。作為銀行監管機構,金管局將繼續透過現場與非現場審查及審慎監管會議來監察個別銀行的狀況。

本港銀行業競爭激烈,持牌銀行都可自行釐定存貸息率。市場競爭使存戶及借款人同樣受惠:香港銀行公會撤銷《利率規則》以來,存款利率(尤其大額定期存款)在扣除接受零售存款的成本後已較為跟貼銀行同業大額拆借息率。貸款業務的競爭更趨激烈,導致按揭利率相對最優惠利率下降超過4個百分點(由1997年最優惠利率加1.5厘,降至今年較早時最優惠利率減2.75厘),儘管按揭利率低於最優惠利率的幅度自5月中開始已告收窄。

如果持牌銀行打算繼續以最優惠利率作為釐定按揭利率的參考基準,新造按揭息率相對最優惠利率仍可能要等多一點時間才會穩定下來。另一方面,有些意見質疑參照最優惠利率來定出按揭利率是否仍然適當。根據這個安排,如果要調高現有按揭的利率,所有以最優惠利率作釐定基礎的貸款的利率都會相應調高,致使利率調整缺乏彈性。另一點可能更值得關注的是,大部分銀行的最優惠利率都未能迅速反映資金成本的變化。

基於本港貨幣體制的特質,利率波動可以相當大。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我們經常面對大量資金流入及流出,但由於實行聯繫匯率制度,資金流向的變化便會帶動港元利率在美元利率附近水平波動。然而,促使最優惠利率變動的原因,通常是美國聯邦基金目標利率變動,以及本港貼現窗提供港元流動資金的基本利率即時作出相應調整。因此,即使資金成本已經大幅度變動,但卻未必可以迅速從最優惠利率的調整中反映。

在過去因資金流入導致港元利率顯著低於美元利率的18個月中,資金成本下降可能反映在按揭利率與最優惠利率之間的差距擴大,而不在最優惠利率本身的調整。以今年較早時銀行同業拆息實際水平接近零,但「正常」水平應該在3厘左右計,像2.2厘(最優惠利率5厘減2.8厘)的按揭利率顯然是無法持續的,對於儲蓄存款基礎較小的銀行來說尤其如此。這正是目前部分銀行所面對的兩難局面。隨着金管局推出三項優化聯繫匯率制度運作的措施,使港元利率最終得以正常化,部分銀行已發覺很難將現有按揭貸款的淨息差維持在一個合理的水平上。它們若要調高按揭息率,其最優惠利率上調的幅度便要大過存款基礎較大及較少倚賴銀行同業拆借資金的競爭對手,以致影響其他以最優惠利率為基礎的貸款業務,甚至削弱銀行的競爭能力。相反,若不調高按揭利率,這些銀行的淨息差及盈利便會受到遏抑。這便形成了近期首次出現的最優惠利率兩級制現象。

此外,銀行已收窄按揭利率低於最優惠利率的幅度,但這只會適用於新造按揭。雖然相對銀行同業拆息約3厘的正常水平,現時新造按揭的息率約為最優惠利率減2厘(或若最優惠利率是6.5厘,則為4.5厘)似乎較前合理,但利率波動的風險仍未得到適當處理。試想資金流走(不論原因為何)導致港元利率在一段時間內持續高於美元利率,同時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又沒有調整,使最優惠利率無法按照以往的做法上調。這樣的話,銀行的資金成本將會上升,但卻缺乏機制相應調高現有按揭的利率或其他以最優惠利率為定息基礎的貸款利率。

面對利率以至資金成本的波動,銀行或者可以在調整最優惠利率方面作出更迅速的反應。儘管作為監管機構,我們關注銀行盈利會否因資金流向波動而受影響,但我們仍寧可留待銀行自行處理貸款利率的事,並將繼續透過現場與非現場審查及審慎監管會議來監察個別銀行的情況。然而,我們已向業界提供用作計算平均資金成本的不同模型的研究結果,希望銀行藉此能更妥善管理有關利率波動影響盈利的風險。銀行是否作出調整,純屬銀行本身的決定。此外,假設其他因素不變,我們推出的三項優化措施,可能已進一步遏抑利率的波幅(以港元利率偏離美元利率的具體幅度及持續時間計)。但現實世界中各種因素不會恒常不變:美國對外貿易失衡、短期利率上升但長期債券利率下跌之謎、歐洲及日本經濟表現相對疲弱、人民幣匯率制度日後可能改變,以及對沖基金的問題漸現,勢必使國際資金流向更為波動。

 

任志剛

2005年7月21日

 

有關《觀點》文章:

有關資料:

 

有關新聞稿:

 

此處可參閱本專欄過往的文章。

Word 格式的文件

最新匯思
修訂日期 : 2005年0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