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企業管治

匯思

2002年04月18日

加強企業管治

國際間就加強企業管治進行的討論,有幾個範疇特別值得留意。

最近接連幾宗企業倒閉事件令人關注,我相信在未來幾個月,特別是美國方面,對於如何加強企業管治及提高會計標準,以解決這些事件所暴露的問題,會有相當熱烈的討論。雖然香港並沒有發生同類事件,但金管局仍一直密切留意有關討論。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國際投資者經常參與本港的金融市場,因此我們必須確保本港市場維持高水平的操守。這即是說,透過金融市場提供與籌集資金的各方,以及有關的中介機構都必須在操守方面維持及遵守最高的國際標準。

財經事務局已經與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香港會計師公會及公司法改革常務委員會展開討論,研究如何加強香港的企業管治。即是說,香港亦會就目前的國際討論表達意見,以及處理因香港本身的獨特處境而可能產生的問題。

我認為在進行有關討論時,有三個範疇特別值得留意。首先是董事局成員的角色。在Enron事件中,公司有多名獨立董事,從董事局的結構看來,應能達到有效的企業管治。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姑勿論董事局成員是否因為不明白其職責的重要性,以致未能妥善履行職責;問題是理論上應能有效運作的董事局結構,在實際上卻行不通。另一方面,香港有許多公司,包括銀行在內,在其管理層及董事局中,個別人士或家族是公司的重要股東或大股東,這些人士或家族在帶領公司發展方面具有重要影響力。儘管我們不應該以偏概全,但這樣的管理層及董事局結構亦不一定是壞事。當大家都在討論要有獨立的董事局成員及管理人員時,也許我們忽略了一個事實,就是若管理層及董事局成員與公司關係密切,及與公司的經濟利益息息相關時,為了維護本身的利益,他們會盡力確保公司得到妥善管理,不會出現問題。顯然,怎樣才是最理想的董事局結構這個問題仍然沒有明確答案──獨立的董事局成員及管理層也許並不是解決問題的靈丹妙藥。

第二個範疇是會計標準。面對日益複雜的金融業務,現行的會計標準可能已變得不足以應付,以致有時會在闡釋某些會計準則時出現過了頭的情況,實際上有違這些會計準則的原本精神。這情況特別會見於奉行會計標準規條化的地區。在這種情況下,公司的帳目不一定能真實公平地反映公司的狀況,更甚的是有時是刻意這樣做。可喜的是,在國際論壇的討論中所取得的共識,是傾向以原則而非以規條作為基礎的會計標準,締造了全球遵守同一套會計標準的機會。具體來說,應該加以研究的事項包括:成立專門公司(special purpose vehicles)進行某些活動,有關的風險與回報由母公司承擔的做法;以及有關衍生工具的會計處理方法,例如是如何在流通性極低的市場評估這些衍生工具的公平市值。

第三個範疇是審計。這個範疇涉及多項互相關連的問題,包括審計專業的獨立性與問責性、監察其專業操守的安排、由同一家會計師事務所提供顧問與審計服務而可能引起的利益衝突問題、如何令審計師更保障投資者而不是只顧管理層的利益,以及強制交替任用審計師的建議──這個建議值得商榷,因為企業倒閉較多時是發生在任用新審計師的最初幾年。

我相信這些討論將會帶來許多有用及有建設性的意見與建議。金管局會積極參與討論這個重要的議題。

 

任志剛

2002年4月18日

 

有關《觀點》文章:

 

此處可參閱本專欄過往的文章。

 

Word 格式的文件

最新匯思
修訂日期 : 2002年0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