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要素價格均衡

匯思

2001年11月15日

生產要素價格均衡

經濟學上的生產要素價格均衡定理往往被視作枯燥過時,但從近期香港與內地經濟融合的角度來看,這套定理其實頗具啟發性。

研究經濟學的人都很熟悉生產要素價格均衡定理。這套理論認為,兩個貿易經濟體系的生產要素(即土地、勞工及資本)的價格會在某些假設下達致均衡。理論最初推出時只着重分析國際貿易的影響,並無考慮兩地之間是否存在生產要素流通的問題。相信這部分與當時生產要素運送不便或傳統習慣、政策等限制流通有關,即使製成品可透過貿易渠道大量外銷,生產要素本身仍做不到這一點。儘管這樣,根據均衡定理的簡單模式,即使生產要素不能流通,但其價格仍可透過外貿活動取得均衡。要證明這理論是否正確並不容易,因為它只是建基於某些假設上,而在當今實際環境中,有關假設是相當大膽與不切實際的。此外,真實情況亦與理論有矛盾:正如大家所知,不論在自由貿易或有限制貿易的環境下,生產要素價格均衡與不均衡的例子均俯拾即是。

由此可見,實際情況其實遠較均衡理論中只有兩個貿易經濟體系、兩種商品、以物易物的簡單模式複雜。以現時佔消費較大比重的非貿易品(即並非在國際貿易市場買賣的貨品)為例,雖然它們涉及的生產要素相應較多,但由於這些貨品根本與貿易無關,因此它們的價格以至生產要素的價格,都不會透過貿易活動而受到與外地價格均衡的壓力。

另一方面,基於自由化、全球化、交通運輸及資訊科技發達的影響,各生產要素都能以不同程度及形式在各個經濟體系之間流動或流通。土地雖然不能流動,但由於非居民可擁有土地業權,土地也變相取得了某種程度的流動性。由於遷徙移民及輸入勞工,勞動力也可以流動。資本方面,由於1970年代已普遍取消外匯管制,加上近期金融市場全球化,除了一些個別例子外,資本的流動性已相當高了。總而言之,生產要素流通,使價格均衡作用增添一項新的考慮因素。

大家或會問為何要長篇大論談這些學術性的東西?答案很簡單:隨着香港與內地經濟融合的步伐逐漸加快,上面所談的理論正與我們息息相關。試從理論及實際層面探討兩地貿易聯繫與生產要素流通之間日趨密切的關係,或會有助我們了解香港的現況及政策的相應配合。

近期香港與內地的貿易取得重大的進展,連以往的非貿易品都變成了貿易品。促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消費者(而非勞動力)的高度流動性,而兩地比較又以香港消費者的流動性遠較內地消費者高。香港人只消個多鐘頭的路程即可北上消費,由吃喝玩樂、按摩理髮、打高爾夫球甚至購置物業,式式俱備,而且交通頗為舒適,出入境手續簡便,成為時下一大潮流。日後假若實施24小時通關,這種趨勢更會有增無已,箇中原因簡單不過:就是內地市場正好配合港人的需求。即使港人要付出時間、舟車勞頓等代價,但只要兩地價格懸殊的情況一日存在,北上消費的風氣仍會繼續。但假以時日,市場力量將會逐漸拉近兩地貨品及服務價格(交易費用計算在內)的差距,或甚至使之完全消失,屆時便會形成較大程度的生產要素價格均衡。

生產要素流通對生產要素價格的直接影響,將會遠較貿易的間接影響大。生產要素價格達致均衡的幅度及步伐,將會視乎流通程度大小而定。在生產要素價格達致均衡的過程中,價格較低一地將無可避免出現通脹,價格較高一地則出現通縮。這不但可能對兩地經濟造成不穩定,決策當局也必須作出適當的對策。因此,我們有需要仔細研究香港與內地三項生產要素互通對香港的影響。我下週會就此再談。

 

任志剛

2001年11月15日

 

此處可參閱本專欄過往的文章。

 

Word 格式的文件

最新匯思
修訂日期 : 2001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