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基礎設施(之三)

匯思

2001年06月07日

香港金融基礎設施(之三)

今期是任志剛在本專欄一連三周談香港金融基礎設施的最後一期,今次是探討在過去十年作出了重大發展的結算系統。

今期是本專欄一連三周談香港金融基礎設施的最後一期,今次要探討的是結算系統,包括支付、結算及託管安排。相信讀者都會發覺金管局一直大力推動本港金融基礎設施中這個環節的發展,例如金管局積極參與有關結算系統的各項設施的設計、建構及運作。也許把金融基礎設施比作實體基建,比較容易明白。因此金管局廣泛參與這方面的發展,亦比較容易理解,並沒有被視作過度。

在推展這方面的工作時,我們首先要有清晰的目標:也就是安全、具成本效益及有效率的結算系統。在現今這個科技為主的時代,具成本效益的結算系統應能即時結算涉及各式各樣金融產品、以本地及主要國際貨幣為單位的金融交易,並要具備貨銀兩訖及外滙交易同步交收功能。雖然我們尚未達到這個目標,但也是這方面的先驅之一。

以下是金管局過去推出的措施及未來的計劃:

  • 我們發展了一個無紙化的電腦化債券結算及託管系統(即金管局的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作為1990年推出的外滙基金票據及債券計劃的重要部分。該計劃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推動債務市場發展。順應市場的要求,這項結算服務擴展至私營機構發行的債務工具。其後,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更成為香港的債券結算系統。我們也不斷邀請其他地區的債券結算系統與香港的系統聯網,以促進債務工具投資的雙向流動。可惜到目前為止,我們在區內建立聯網的進展不大,部分反映亞洲區缺乏這種雙向流動。不過,由於區內各地都熱切期望發展亞洲區債券市場,因此相信債券結算系統之間的聯網可望逐步引發這種雙向流動。反觀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與歐洲時區的債券結算系統的聯網則更有成果。自1994年12月推行以來,透過聯網進行的交易便錄得顯著增長。金管局會繼續致力推動與世界各地的債券結算系統建立聯網。
  • 金管局在1996年推出銀行同業港元支付結算系統──即時支付結算系統。這個系統是由金管局主動發展,並與當時的香港銀行公會結算銀行合作推出。即時支付結算系統與債務工具支付結算系統之間結立了直接聯繫,可以在香港為債券買賣提供即時貨銀兩訖結算服務。自推出以來,即時支付結算系統一直由香港銀行同業結算有限公司管理,金管局(代表外滙基金)與銀行公會各擁有該公司50%股權。不過,由於有關的運作對系統穩定有重大影響,一旦發生問題會帶來極大風險,因此金管局亦會對系統的運作作出整體監察。以即時支付結算系統進行支付,以及有關的貨銀兩訖功能都非常穩健,能有效消除結算風險。我們認為應鼓勵銀行機構多運用這個系統,如果有需要的話,這項服務也可以擴展至包括非銀行客戶。事實上,許多銀行亦會向主要客戶提供這項服務。也許從商業角度來看,可能有理由考慮把服務範圍進一步擴展至零售層面,一方面可提高風險管理的成效,一方面可以靈活調動資金。我們暫時未有定論,不過會就此再作考慮,亦可能會進行可行性研究。
  • 去年,金管局在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滙豐銀行)的協助下,再次主動仿照港元即時支付結算系統的結構模式,推出美元即時支付結算系統。在亞洲時區內以美元進行的金融交易越來越多,這種交易方式亦有助減少國際金融活動對區內各地的貨幣穩定造成的不利影響。有見及此,金管局便推出美元即時支付結算系統,以提高這些區內美元交易的結算效率。該系統目前由滙豐銀行負責管理,並由金管局負責監管。美元與港元即時支付結算系統亦已聯網,使同時涉及兩種貨幣的外滙交易能夠進行同步交收。到目前為止,這是全球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系統能夠做到外滙交易同步交收,使我們在赫斯特風險被發現27年後得以徹底消除這項風險。
  • 我們現正留意在亞洲時區內涉及其他主要外幣的金融交易情況,並探討推出類似的即時支付結算系統以用於這類交易結算的可行性,從而吸引這類業務前來香港。
  • 同時,我們正與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以及聯交所管理層緊密合作,以加強證券結算系統及即時支付結算系統現有的聯繫,以及推廣其使用。這項安排有助縮短證券交易的結算時間,提高結算效率,最終目標是達到即時貨銀兩訖。

我們會繼續致力透過建設安全、具成本效益及有效率的金融基礎設施,加強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優勢。

 

任志剛
2001年6月7日

 

有關《觀點》文章:

 

此處可參閱有關金融基礎設施的其他資料

此處可參閱有關美元結算系統 的其他資料

 

此處可參閱本專欄過往的文章。

 

Word 格式的文件

最新匯思
修訂日期 : 2001年06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