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金融市場

匯思

2001年03月01日

內地金融市場

新興經濟體系應審慎部署金融市場改革的先後緩急,內地近期出台的新措施正好顯示有關當局深明箇中道理。

過去幾年內地有關當局採取務實措施推動金融市場的發展,實在令人鼓舞。金融市場的發展是中國經濟現代化的關鍵因素。建立有效的金融市場中介制度,儲蓄才能有效地用於具生產效益的投資活動。此舉可使同樣的資金對社會發揮更大的作用,從而促進整體經濟發展。儘管現時已甚少人會把餘錢塞進床墊底,但內地的儲蓄率仍接近全球最高水平。可惜的是這些閒資調動不足,未能充分發揮促進內地經濟發展的作用。為了達到這個基本的目標,內地有需要更積極地使資金中介渠道更趨多元化,這一點亦是掌管金融市場發展有關當局所應緊記的。

偏偏在其他一些國家,金融市場的基本功能卻被忽略;有關當局不理先進國家的措施體制是否切合本身需要,便盲目跟循。像市場流通性、資料披露及市場基礎設施的效率等基本問題仍未搞好,便已匆匆推出五花八門的衍生工具產品。在這情況下,金融市場便像有了自己的生命般不受控制,完全喪失了它們原來中介資金的基本功能,變成專供投機者下注的賭場,結果價格會變得嚴重扭曲,市場一下子遇到重大衝擊便會崩潰。此外,市場參與者為積極發展本身業務而大力催谷,推波助瀾,其實亦是造成上述後果的部分原因。金融市場的發展步伐不應超前於市場參與者的成熟程度,因此有關當局應盡量小心,以免不慎讓金融市場犯下「未學行,先學走」的錯誤。

相反,另有一些地方卻由於既得利益或當權者阻撓,使金融市場的發展受到窒礙。即使在最先進的金融中心,這種情況亦頗常見,具體形式包括卡特爾式的壟斷,藉以限制競爭對手加入市場,以及市場過分集中,造成不健全的市場環境。有些例子是金融市場被用作謀取中介人本身的最大利益,而不是用作促進金融中介的功能。另有一些情況,就是某些人正好利用市場效率不足的缺點從中取利,因此並不願致力改善市場運作,讓既得利益者主宰市場的發展,結果就像市場擁有自己的生命一樣,到頭來只會使市場積弱,一旦遇上金融危機或衝擊便告崩潰。

內地監管當局在致力發展金融市場的同時,亦清楚明白它們的基本功能,這一點很令人鼓舞。開放內地原本只准海外投資者參與的B股市場,使內地投資者亦可買賣,便是個很好的例子。容許公司透過B股上市籌集外幣資金,顯然是理想的做法。既是這樣,這些資金到底來自本地投資者抑或海外投資者,並不重要。對有意參與市場的某類投資者設立限制,只會令市場分隔為不同層次,以致影響市場流通性及提供可靠作價的能力,市場最終難以建立長久穩健的發展基礎及公信力。

由此來看,最理想的就是同一間上市公司不需通過不同市場,以不同的價格來籌集不同幣種的資金,以作生產性的投資。我很希望這很快就會落實推行。從長遠來說, 目標應該是致力成立單一的全球化市場,使同一隻股票能夠全日24小時不停買賣,並按本國貨幣計算的股價提供外幣面額報價,以方便海外市場的投資者參與買賣。

但大家都明白一點,就是只要人民幣一日未實現完全自由兌換,這種市場被分隔為不同層次的情況將會繼續存在。

 

任志剛
2001年3月1日

此處可參閱本專欄過往的文章。

 

Word 格式的文件

最新匯思
修訂日期 : 2001年03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