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信用設施

匯思

2000年05月11日

提升信用設施

亞洲發債體所得的信貸評級一般偏低,對亞洲債券市場的發展造成障礙。若能引入提升信用的設施,將有助解決這個問題。

上周末我出席亞洲開發銀行於泰國清邁舉行的年會時,簡述了亞洲應考慮引入提升信用或信貸保證的設施,藉此進一步推動亞洲債券市場的發展。我所構思的其實是一種市場為本的機制,有別於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亞洲開發銀行或「宮崎方案」為幾宗主權國發債活動所提供的信貸保證。

不管是由於國際評級機構不了解亞洲,抑或亞洲發債體未能與評級機構有效溝通,但事實就是亞洲發債體的信貸評級普遍偏低,導致其所發債券的評級亦往往低於機構投資者(包括官方儲備管理人)可接受的標準。基於這個原因,加上債券市場基礎設施本身存在的問題,亞洲債券市場的發展面對不少障礙,結果是亞洲只能繼續倚賴銀行貸款及發售股票來達到金融中介的目的。同時由於亞洲缺乏具流動性的債券市場,每逢因為金融市場大幅波動而導致出現扭曲的情況時,金融中介活動以至經濟發展都很容易會受到影響。

引入提升信用或信貸保證的設施,需要確定和評估有關風險,並計算適當的費用,這很明顯並非易事。即使在「舊經濟」的範疇裏,某些私營機構發行債券亦遇過一些完全出乎意料的問題,以致連最精確的計算方程式都派不上用場。那麼可以試想像要為剛誕生的「新經濟」公司估價,並評估它們的還債能力,所遇到的困難將會更多。

儘管這樣,但這並不表示提升信用或信貸保證的服務一定是缺乏商業效益的生意,或一定要完全留待公營部門來推動甚或提供補貼。事實上,我們都會從經驗中學習。亞洲金融危機,以至全球正趨之若騖的科技革命,都是一生難遇的經驗。憑着這些經驗,行內的專業人士應有更多信心從事引入提升信用的計劃。此外,放眼亞洲各地經濟正穩步復甦,正好有利於這類公司的誕生和孕育,原因是這種環境可容許它們有一段較長的時間逐漸探索和成長,確保長遠上能取得商業效益。

債券得到信貸保證後,其信貸風險當然最多只會相當於保證人本身的信貸風險水平,而後者又會取決於保證人和其股東的財政實力。到底會否有具備可接受的信貸評級的公司願意擔任保證人,為某項發債計劃提供保證,然後收取信貸保證費作為報酬?這問題當然要由對這門業務有興趣的人士來探討。但我相信值得我們研究的是:為甚麼來自發達國家的大型的提升信用服務公司沒有把業務推廣到亞洲來,以致亞洲區的同類服務遲遲仍未出現,更遑論蓬勃發展起來?還有,日後實際發展的情況,我相信會有很多不同的模式和機會,金融服務界負責策劃或設計新產品的專家都應認真研究一下。日後亞洲若能組成一家具公信力的區域性提升信用機構,將可能會受到區內有關當局歡迎,原因是目前區內各國政府對發展債券市場的興趣比以往都大。它們都理解到,除非這項重要的金融中介渠道能更有效地引導資金,否則區內的經濟發展將很容易再被國際金融變幻莫測的陰霾所籠罩。

 

任志剛
2000年5月11日

 

此處可參閱有關債務市場發展的進一步資料

有關演講辭與新聞稿:

此處可參閱本專欄過往的文章。



Word格式的文件

最新匯思
修訂日期 : 2000年0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