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的社會聯繫

1998年公眾對香港貨幣及銀行體系應付金融危機的能力維持強大的信心。經濟困難持續的局面,加上香港特區政府為維持市場穩定而推出有力的措施,令社會人士對貨幣事務的興趣日漸增強。金管局有見及此,並為了進一步加強公眾的信心,遂致力提高運作透明度,以及推廣教育活動。

 

目標

金管局致力維持港元穩定、促進銀行體系的健全及協助發展一套配合香港不斷轉變的需求的金融基礎設施,藉此對香港作出貢獻。香港人的福祉,與金管局能否繼續發揮這些功能息息相關,而金管局要有效地執行職責,便必須取得社會人士的信心。金管局相信贏取這份信心的最佳辦法,就是維持一個不但有效率,而且具透明度及切合香港需要的金融體系。為此,金管局以嚴謹的態度履行向公眾解釋其政策及工作的責任,並致力消除社會人士的有關疑慮。正當經濟處於衰退,人們日常生活面對壓力,而金融體系承受的不尋常壓力也有賴特殊對策來應付時,以上的工作顯得極其重要。

以法律角度而言,金管局總裁由財政司司長委任,因此金管局透過財政司司長向公眾負責;與此同時,由於金管局的職權由法律規定,因此金管局也透過立法會向公眾負責。除此之外,金管局明白本身負有更廣泛的責任,就是提高公眾對金管局角色及目標的認識,並且密切關注社會人士的有關憂慮。金管局在執行日常工作及與社會保持廣泛聯繫上均奉行具透明度及保持開放的政策。這項政策有兩大目標:在顧及市場敏感性及商業秘密等因素的前提下盡量使金融界及公眾充分了解金管局的工作;以及確保金管局掌握社會脈搏,並對公眾意見作出適當回應。

 

成果

在1998年內,公眾人士對金管局工作的興趣大為提升。從政者、新聞從業員、學者及普羅市民對新推出的政策進行深入的辯論,並對香港貨幣政策的一些基本原則提出質疑。有見及此,金管局作出多方面的回應,包括進一步提高透明度、加強與立法會議員、專業團體及傳媒的溝通,以及制定有關擴大與市民接觸的新計劃。

亞洲金融危機及經濟衰退對香港造成的影響,促使立法會更密切監察,甚至質疑金管局的工作。金管局正好藉尠這些機會加強與立法會議員的聯繫,並更全面地了解社會人士關心的事項。年內金管局曾8次派員出席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向委員會成員解釋各種事項,由貨幣發行局制度的運作,以至8月入市行動的動機等均包括在內。在9月9日及30日進行的兩項立法會動議辯論中,港元受狙擊及金管局整體工作分別成為動議的題目。在前一項動議中,立法會敦促政府採取有效的策略性措施,以遏止港元受到進一步的炒賣衝擊;後一項動議是批評金管局過去的表現,但這項動議並未獲得通過。在兩次辯論及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中,立法會議員均重申他們對作為香港貨幣政策核心的聯繫匯率制度大力支持。

除了向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正式解釋外,金管局也採取主動,推行與立法會議員建立非正式聯繫的計劃。這項計劃補足了立法會會議廳內較正式及設定議程的討論,並使金管局高層人員有機會與立法會議員就各種熱門事項交換意見。這項計劃在1999年繼續推行,並增設專為立法會議員研究助理及立法會職員舉辦的研討會,以向他們介紹貨幣及銀行業的最新發展。

年內,金管局較廣泛的社會事務集中於拓展對學生及其他團體的教育計劃,以及開拓公眾接觸金管局的渠道。在1998年,金管局舉辦了14項有關金管局工作的講座,參與者包括3,000多位中學生及600位教師。12月22日金管局在聖雅各福群會舉行試點計劃,為90位社會工作者介紹貨幣發行局制度。上述活動獲得參與者熱烈反應,並準備在1999年內進一步擴大。

金管局透過公眾查詢服務與公眾人士保持日常接觸,查詢服務形式包括電話、圖文傳真、電子郵件、書信及親身到訪。年內金管局接獲研究人員、財經界專業人士、學生及普羅市民大量的查詢、建議、投訴及索取統計或背景資料的要求。

互聯網是金管局與外界接觸時日漸普遍使用的方法。金管局可以全日24小時內隨時在互聯網上向全球各地的使用者提供詳盡又最新的資料。金管局於1996年推出的網頁,在1998年內合共吸引1,347,986查閱人次。在1998全年內,金管局一直是香港60餘個政府機構網頁中查閱人次最多的首10個之一。此外,電子郵件更使網頁成為雙向溝通的渠道;在1998年,金管局接獲約1,100份來自世界各地互聯網使用者的電子郵件。

金管局在接近1998年底時推出一項全面改善原有查詢及資訊服務的計劃。公眾查詢服務方面,不但服務水準已被提高及變得更有系統,同時新設專責人員,以確保迅速處理所有查詢。此外,網頁已全面革新,並增設互動學習園地。為使研究人員、學生、財經界專業人員及其他有興趣團體有機會參閱金管局收藏的大量貨幣及中央銀行書籍及資料,金管局也在年內籌辦新設的資源中心。嶄新的公眾查詢服務、網頁及資源中心,已於1999年1月面世及啟用。

金管局各種刊物被廣泛視為貨幣、銀行及經濟事務的權威刊物。金管局出版的期刊包括《金融數據月報》及《金融管理局季報》,另又不時出版貨幣及銀行事務的非定期刊物,為有關專業人員提供資料及促進討論,其中包括在12月出版總裁任志剛所撰的長篇論文《香港貨幣發行局制度之檢討》,以增加立法會議員、學者及財經界專業人士對貨幣發行局制度發展的興趣。

金管局在改善刊物的外觀設計上精益求精,並為廣大市民提供更多參閱這些刊物的機會。年內金管局製作了一份特別設計的小單張,利用淺白語言,並輔以漫畫及生動圖解,向學生解釋香港貨幣制度的運作。於11月,金管局1997年年報在香港管理專業協會舉辦的最佳年報評選中獲得頒發金獎。

傳媒是金管局與公眾溝通的最重要及接觸層面最廣泛的渠道之一。金管局採取主動,透過傳媒對外發布訊息。在1998年,金管局繼續加強與新聞工作者的聯繫,以及提高有關公布資料的透明度。年內金管局高層人員在各類場合中與傳媒代表經常接觸,這些場合包括記者招待會、背景資料介紹、訪問及技術性研討會。1998年舉行記者招待會15次,發布新聞稿128份,而1997年所發新聞稿的數目為112份。新聞及出版組每日平均處理20宗傳媒查詢。為回應國際社會對香港貨幣制度逐漸增加的興趣,金管局高層人員也多次向訪港的海外新聞工作者及分析員介紹最新情況。

金管局自1993年成立以來不斷提高其工作的透明度,目前金管局仍是全球最具透明及開放程度的同類機構之一。舉例而言,金管局自1996年起已差不多即時地公布有關銀行在金管局持有結算帳戶的總結餘資料,這項措施至今在全球中央銀行之中依然絕無僅有。金管局在1998年推出有關提高透明度的新計劃,包括由11月25日起每日公布貨幣基礎及其組成部分的數字,以及在11月決定公開外匯基金諮詢委員會屬下新設的貨幣發行委員會的會議記錄。

 

挑戰

金管局將會繼續以專業及有效方式,以及符合高度透明及問責的標準履行職務,為社會作出貢獻。金管局也會致力促進公眾對貨幣及銀行事務的廣泛認識,藉此鞏固社會對其工作的信心。此外,金管局在制定及執行有關政策時,也會同時顧及社會人士關注的事項。

金管局繼續面對的其中一項挑戰,是盡量以淺顯易明的方式解釋複雜及技術性事項,使不單金融及經濟專家,甚至社會各個階層人士也能掌握。為配合這項需要,金管局將會在1999年加倍努力增加出版刊物的種類,並且提高質量及可讀性。目前已尠手進行的工作包括出版一套香港貨幣及銀行詞彙,以及更新以金管局各項工作為題材的便覽。金管局在1999年也會特別重視加強及改善教育活動,其中包括發展金管局資源中心、製作更多以學生為對象的材料,以及為社會人士及專業團體舉辦更多研討會。金管局也會繼續與傳媒保持聯繫,並加強向新聞工作者解釋其工作中涉及的技術性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