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基礎設施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有賴一套穩健有效的市場基礎設施來維持。金管局其中一項職責是發展及改進這套設施。在1998年,金管局繼續改進支付結算系統,並進一步發展香港債券市場,以及推動第二按揭市場向前邁出重要的步伐。

 

目標

金管局致力促進金融體系,特別是支付結算安排的效率、穩健性及發展。為實現這個目標,金管局繼續改善支付結算系統的效率及穩健運作,並促進債券市場及第二按揭市場的發展。

 

成果

銀行同業支付系統

1996年12月,金管局成功推出銀行同業交易的即時支付結算系統。過去兩年來,這個系統為銀行同業支付提供暢順及有效率的結算服務。為進一步改善系統的可靠程度,金管局與香港銀行同業結算有限公司緊密合作加強後備設施。專為香港銀行同業結算有限公司操作系統而設的異地後備電腦中心於1998年8月投入服務。

在1998年,即時支付結算系統平均每日處理12,528宗結算所自動轉帳系統的交易(涉及2,990億元)、129宗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的第二市場交易(涉及90億元)及566宗即日回購協議交易(涉及280億元)。該系統每日提供的4類集體結算服務,即股票交易淨額結算、大量小額支付項目、支票結算及銀通結算,其運作情況也十分順利。以平均計,各類集體結算的處理時間為:支票結算9分鐘;股票結算3分鐘;大量小額電子支付項目3分鐘;及銀通結算2分鐘。作為大量結算即日應急機制的流動資金調節窗只被使用14次,顯示銀行一般均能妥善處理即日流動資金的需要。

股票交易貨銀兩訖結算服務

金管局以即時支付結算系統的功能作為基礎,將貨銀兩訖結算服務由債務證券交易擴展至股票交易。1998年5月,香港銀行同業結算有限公司與中央結算及交收系統(由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運作的股票結算系統)進行聯網,以提供股票貨銀兩訖結算服務,藉此減少結算風險及提高結算效率。

處理深圳兌存港元支票的聯合結算機制

為加快處理以香港銀行作為付款人而在深圳兌存的港元支票,金管局與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分行達成聯合結算機制諒解備忘錄。該機制在1998年1月5日啟用以來,已將支票處理時間由14日大幅度縮短至2日,使結算風險盡量降低。以平均計,該機制每日處理支票數目由上半年232張增加至下半年323張,反映使用需求逐漸增加。

香港債券市場的發展

1998年本地債券市場進一步擴大,未償還港元債務證券(包括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由1997年底3,455億元,增至1998年底3,901億元,增幅12.9%。多邊組織發行債券的數量顯著增加,其中以較短期債券趨勢尤為明顯。於1998年底,多邊組織佔未償還債券總額比重為17.4%,私人機構債券佔57.6%,其餘25%則由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分佔(相當於975億元)。

作為加強貨幣發行局制度的其中一項措施,金管局決定只會在有流入資金直接提供相應的外幣支持時才會增加發行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現有的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將會在到期時續期,但補發票據及債券的年期並不一定與到期的一批相同。金管局也決定除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外,貼現窗不會再接受新發行債券為可貼現證券。雖然這些措施在短期而言可能會略為影響債券市場的發展,但金管局將致力與市場人士保持緊密合作,透過改善市場基礎設施及其他計劃促進債券市場較長期的發展。

擴大與亞洲其他中央證券託管機構的雙邊聯繫

繼於1997年12月與澳洲中央證券託管機構聯網後,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於1998年4月再與Austraclear New Zealand System(由新西蘭儲備銀行運作的結算系統)設立證券聯繫。這項雙邊聯繫屬於互惠性質,金管局及新西蘭儲備銀行均已成為彼此結算系統的成員,有利於香港與新西蘭之間的債務證券交易進行跨境貨銀兩訖結算服務。這項安排能減少結算風險及提高結算效率,應有助擴大兩地債券市場的投資者基礎。

1998年下半年香港與澳洲及新西蘭雙邊聯繫的交易穩步上升。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持有的新西蘭政府債券總額由7月底2.47億新西蘭元,增至12月底3.59億新西蘭元。期內該系統持有的澳洲政府債券總額由1.9億澳元,增至2.59億澳元。

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債券發行計劃

金管局繼於1995年及1997年分別為香港地下鐵路公司及機場管理局安排債券發行計劃後,再於1998年1月為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按揭證券公司)安排同類計劃。在這個計劃下,金管局負責安排、託管、代理及管理有關的債券。這些債券都是透過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現有的市場莊家制度發行,這樣應有助提高債券在第二市場的流通性。按揭證券公司債券發行計劃首次發行的債券於1998年5月成功推出。

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

按揭證券公司在1998年首次全年投入運作。按揭證券公司於1997年成立,目的是促進第二按揭市場的發展,迄今已為主要業務建立穩固基礎。按揭證券公司已建立共31家核准賣方的廣泛網絡,它們在一手住宅按揭市場合共所佔的市場份額達80%以上。在推出創新的遠期承諾安排及定息按揭計劃後,按揭證券公司在1998年底已建立總值超過110億元的按揭組合,達到預期目標。由於已採用審慎的購買準則及深入查核程序,按揭證券公司的按揭組合證實質素優良:於1998年12月31日並無任何貸款拖欠還款超過90日。

資金方面,儘管利率環境波動不定,按揭證券公司於1998年成功開展兩項港元債券發行計劃。這些債券引起金融機構及機構投資者很大興趣。至12月底,按揭證券公司已分別根據債券發行計劃及債務工具發行計劃發行6批及9批債券,合共集資52億元,按揭證券公司也因此成為年內港元債券市場第三大最活躍的債券發行人。

按揭證券公司在1998年的稅後盈利達1.06億元。換言之,平均股東權益回報年率為7.9%,平均資產回報年率為2.1%。在有效成本控制的配合下,成本與收入比率維持於33.9%的較低水平,而1998年6月底銀行業的平均比率為48.2%。

 

挑戰

進一步改善支付系統

金管局正在進行多項計劃,進一步提高支付系統的效率及穩健性。我們目前正開發一套跨境貨幣支付配對機制的軟件,藉此促進外匯交易同步交收機制的發展。該機制將可有效地減少外匯交易引起的結算風險,即所謂的「赫斯特風險」。

為減少新股上市大量認購申請對支付系統造成的壓力,以及調整申請認購新股的程序,金管局已尠手研究以電子方式,即利用電話付款處理認購新股的申請,並與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香港銀行公會及香港聯合交易所進行有關的詳細商討。

繼與深圳合作的聯合支票結算機制成功推出後,金管局正在研究將該機制擴展至中國內地其他有較大存兌港元支票需要的城市。

債券市場的發展

亞洲金融危機表明有需要發展一個成熟的債券市場,以使資金來源多元化,並透過將長期儲蓄引導至長期投資以減少期限錯配。現時的實質利率環境也有利於擴大投資者基礎,特別是吸引零售投資者。為應付債券市場發展的挑戰,金管局繼續開展多項計劃,以進一步改善市場基礎設施及擴大投資者基礎。

外匯基金債券在聯合交易所上市

為使零售投資者更易於參與外匯基金債券市場,金管局正計劃安排外匯基金債券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預期外匯基金債券在1999年下半年開始在聯合交易所買賣。

為股票、期貨及期權結算所發展跨市場孖展機制

為加強參與股票期權及期貨交易所的市場人士進行流動資金管理,聯合交易所期權結算所、香港期貨結算有限公司及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正計劃將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列為買賣股票期權及期貨的通用孖展抵押品。兩家結算所將會成為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的認可交易商,這樣它們便可代表其會員持有及結算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而它們的會員除了現金外,更可利用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作為抵押品。

擴大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與亞洲其他中央證券託管機構的雙邊聯繫

繼與澳洲及新西蘭中央證券託管機構成功聯網後,金管局正與中國內地當局商討,與簿記國債系統建立雙邊聯繫。簿記國債系統是由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運作的債務證券結算系統。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也正在探討與韓國證券託管機構設立證券聯繫的可行性。

按揭證券公司按揭保險計劃

按揭證券公司董事局於1998年12月3日原則上通過聯同按揭再保險公司推出的按揭保險計劃,使置業人士可獲得最高相當於85%按揭成數的貸款。在這個計劃下,按揭證券公司將會向貸款銀行(必須是按揭證券公司的核准賣方)提供不超過物業價值15%的保險,並收取有關費用。為抵銷有關風險,按揭證券公司將向核准再保險公司以背對背形式再予投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