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年度中國經濟國際研討會開幕辭

演講辭

2019年01月10日

第十屆年度中國經濟國際研討會開幕辭

陳德霖,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

第十屆年度中國經濟國際研討會

《中國金融改革與經濟轉型》

王(一鳴)副主任、周(誠君)副局長、distinguished guests, ladies and gentlemen:

Good morning and welcome.  Thank you for joining the 10th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Chinese Economy, co-organised by the Hong Kong Institute for Monetary Research, 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Finance of the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the State Council, and the Financi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The theme of this conference has all along been a subject of interest to economists, policymakers and business people.  In just 40 years, Mainland China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to become the second-largest economy in the world, contributing much to global growth and bringing about enormous opportunities to many.  Going forward, however, the success of China’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towards a more sustainable growth model will hinge on the progress of its financial reforms.  Let me now elaborate, in Chinese.

過去40年,中國改革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GDP總量在1978只有2千多億美元,佔全球不到2%,而且人均收入不足一美元一天,是全球最貧困國家之一。可是到2017年GDP已超過12萬億美元,佔全球的15%,人均收入達到8千8佰美元。40年來中國共計有超過8億人脫貧,已躋身中等收入國家行列,這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中的一個重要經濟奇蹟。

大家都知道,實際上世界是沒有什麼經濟奇蹟。任何一個國家能在短短幾十年時間從一窮二白的情況發展到中等收入水平是一定有它成功的原因。中國過去40年取得的成就,我看主要是靠改革開放。具體來說,就是從中央計劃經濟改為市場經濟,從封閉改為對外資的開放。引進大量資本和技術,成為世界工廠。但是現在大家都已有共識,過去幾十年以低端製造業和出口,加上大規模的內部固定投資來拉動中國經濟增長,以後是不能、也不應持續的,既然大家都同意老路是行不通的,那麼往後中國經濟增長是靠什麼去拉動呢?

從概念上來看,答案可以很簡單。低端製造業不行,那就提升技術,搞高端製造業。出口市場前景不好,不就是去推動內需,提升國內消費。固定投資太多太快,那不就投放少一點和慢一點。這都是正確的方向,但說易行難,能否成功,是要看在落實和執行方面能否妥善去應付比以前更難更多的挑戰,其中核心就是改革金融體系,大幅提升它的效率和安全性。

金融改革是深水區,從來都是發展中國家的痛點和難點,因為它牽涉的環節實在太多了:包括法律、監管、人材、文化、經濟和企業的結構。但是我們沒有選擇,只能全心全意去攻堅。因為金融改革是中國往後幾十年經濟發展成敗的關鍵。打個比方,金融體系就好像人體的心臟,將血液和養料(就是資金)不間斷地送到身體各個部份。身體一些部份可以承受傷害,但心臟一停,人缺氧氣幾分鐘,就會活不成了。心臟不健康,人就不會好,血壓太高,太低都不行,會帶來疾病和風險。在一個經濟體裏,金融體系是負責分配資源和資金到不同的領域。資本市場分配股本和債券資金,銀行體系就分配貸款。有效率和能創新的人和企業就應該能多取得資金,沒效率的少一點或拿不到資金。現在的情況是民企融資仍然有比較大的困難,因為銀行體系的資金很大一部分流向了國企。

這問題出現,不單反眏了金融體系在分配資源方面的效率仍需提高,也顯示我們的國企改革仍需深化。另外國家過去一段時間信貸增長過快,影子銀行和社會融資急速上升,造成企業和地方政府出現債務和槓桿過高的問題,這肯定是對金融的系統性穩定和經濟能持續發展不利。但在解決這問題,就出現了「去槓桿」,「減槓桿」還是「穩槓桿」的爭論。但是無論如何,最好的解決方法應該是在一開始就防止槓桿過高的情況出現,這就需要銀行體系和資本市場很早便能把好關,將資源、資金分配到有效率、有競爭力的行業、企業和個人手裏,還要防範過度信貸出現系統性風險。

金融改革還有另外一個重大的任務,那就是為中國的大量儲蓄提供急需擴張的金融投資工具。中國往後的經濟發展動力不是說要內需拉動嗎?但老百姓儲蓄率過高,很可能是沒有好的投資工具,又或是一窩蜂將錢全部投在房地產市場,這都不是好事。如果中國的金融市場,不管是股票、債券、基金等能提供穩定而合理的長遠回報,那麼市民就可以比較安心去消費。有人說中國人性格,跟西方相比是不願意消費,我看這不完全正確。中國人是勤勞和節儉,不願意冒險靠借貸來消費,但不代表他們在有儲蓄、在投資有回報的情況下不會加大消費,這也與金融改革能否落實有密切關係。

說來說去,大家都應該同意金融改革是一個非常重要而且迫切性越來越高的課題,也是中國往後經濟能否持續發展得好的核心關鍵。我很高興今天出席這個研討會有很多國內和國際的專家和學者,能就這個重要但又非常複雜的課題討論和交流。我祝願大家在這兩天的會議能取得豐富的成果,為中國的金融改革帶來有用的看法和建議。謝謝大家。

最新演講辭
修訂日期 : 2019年0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