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基金諮詢委員會轄下貨幣發行委員會2011年4月7日會議記錄

新聞稿

2011年05月19日

外匯基金諮詢委員會轄下貨幣發行委員會2011年4月7日會議記錄

(外匯基金諮詢委員會於 2011年5月17日以傳閱方式批准公布)

 

2011年1月1日至3月22日期間貨幣發行局的運作

貨幣發行委員會(委員會)獲悉,部分由於股市相關資金被調走,報告期內港元匯率由7.7715轉弱至7.7974。儘管日本發生地震及核危機,以及中東及北非地緣政治局勢緊張,貨幣市場仍然保持平靜。香港銀行同業拆息在1月至2月初稍為回落後,在3月中輕微回升。

2. 委員會獲悉,主要由於農曆新年期間對鈔票的需求增加,因而要增發負債證明書,促使報告期內貨幣基礎由10,381.4億港元增加至10,469.4億港元。

3. 委員會獲悉貨幣基礎的變動與外匯儲備的變動完全一致,符合貨幣發行局制度的原則。

4. 報告期內貨幣發行局制度的運作報告載於附件

 

對風險及不穩定因素的監察

5. 委員會注意到日本的地震及中東與北非的政治及軍事衝突升級令全球復甦前景更形複雜,令先進經濟體系進行中的結構性調整變得更加困難,並會持續更長時間。委員會預期短期經濟增長會受到影響,整體通脹率會面對更大的上升壓力,全球金融市場亦會更為波動。委員會又注意到內地的通脹仍然偏高,物業市場過熱的情況繼續令人關注。

6. 委員會注意到全球食品價格上升及住屋租金的傳遞效應會加劇香港通脹的上升壓力,同時監管當局須繼續留意信貸增長過急的風險。

7. 委員會注意到美國聯邦儲備局在制定美國的貨幣政策時面對兩難的局面;通脹壓力持續上升,以及經濟增長動力能否維持下去的不明朗因素。聯儲局要在促進物價穩定及盡量增加就業這兩項職責間取得平衡,將會相當困難。

 

在岸及離岸市場之間的互動:歐洲美元的經驗

8. 委員會細閱一份檢討二十世紀六十至九十年代間美國國內及歐洲美元市場的發展情況的文件,其中包括帶動歐洲美元市場在二十世紀六十至七十年代間增長的原因,以及利率衝擊對這兩個市場的影響。

香港金融管理局
2011年5月19日

最新新聞稿
修訂日期 : 2011年0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