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夢想•空想

演講辭

2014年11月20日

理想•夢想•空想

陳德霖,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

(於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第六十屆畢業典禮致辭)

李國星主席、陳偉光院長、陳早標會長、各位校董、各位崇基學院的教授和職員、各位家長、各位同學、各位來賓: 

我今日特別高興獲邀請回到我的母校崇基學院出席第六十屆畢業典禮。今日想同大家分享一下我對理想、夢想和空想的看法。 

2.  先說理想。很多人都同意人不可以缺乏理想,沒有理想的人就好像迷失方向的人,一生渾渾噩噩,一事無成。我看過一齣周星馳的電影,記得他講過︰「人如果無理想同一條鹹魚無分別﹗」但每一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的理想都會不太一樣,而且會因應環境的改變而作出調整。以我自己為例,我是成長於一個困難和匱乏的五、六十年代。香港當年找工作很難,即使有工開,大部份人的工資只能勉強夠糊口,手停口停。大部份父母都希望子女快高長大,能出來打工,幫補家計。當然亦有父母明白要真正脫貧,就是要子女讀書成材。所以他們無論多辛苦,都要節衣縮食,供養子女上學讀書。在我讀小學的時候,雖然年紀很小,但亦明白父母的苦心,所以我當時的理想是升中試考得好成績,能入讀一間好的中學。除此之外,我小學時的另外一個理想是被抽中可以參加一個電台的兒童節目,並得到一個一直渴望的奬品,就是可口可樂特別訂製的木搖搖。可惜過了半個世紀,我這個木搖搖「理想」一直至今都落空。到了中學,我的理想又提升了,就是希望中五及中七會考可以考到好成績,有機會升讀大學。結果我在1972年考入崇基,當我就快畢業之時,就像各位應屆畢業生一樣,我不斷反覆思量往後何去何從。我自己當時的第一志願是希望能去海外深造,但基於經濟理由,我一定要先儲夠錢,才可以去讀碩士或博士。我心目中的理想就是能夠考到一級榮譽,在大學擔任兩年助教(tutor),賺兩年錢再去深造。但事與願違,一級榮譽考不到,助教不是我,大學另聘高明。我只好面對現實,拼命去找工作。我雖然心目中未有決定要入政府或私人公司,但我的理想是找到一份有前途的工作。

3.  我記得我是以漁翁撒網式去揾工。我親自用手動打字機打了40封求職信,寄給香港有登招聘廣告的大公司。但令人沮喪的是,沒有一間公司願意考慮,我連一次面試的機會都没有。我當然亦有報考政府職位,一口氣報考了ICAC,AO,EO和ALO,結果全部獲得面試和取錄。我很自然就選擇了做政務主任。後來在1993年金管局成立的時候,我離開政務主任職系,過檔金管局。我在2005年離開金管局,中年靜修,在私人機構工作了一年半之後,在2007年返回政府,擔任特首辦主任,在2009年10月接任為金管局總裁,直至現在。我講了一大堆我的工作歷史,並不是想寫自傳,而是希望借此說明今日所談的主題,亦即是「理想」、「夢想」和「空想」的分別。 

4.  每人的理想都可能不同,有的比較遠大,例如希望訂定十年、廿年後的目標。有些比較近期或具體,例如希望大學畢業後去海外深造,讀成一個碩士或博士學位,或者考取一個專業資格,例如醫生、律師。有些就比較籠統,例如想做一個成功的人士,或者對社會有貢獻等等。但無論哪一種類型的個人理想,都有一個很重要的共通點,那就是有一個爭取達到理想目的的意願和落實行動的計劃和決心。舉例講,如果同學畢業後想去海外深造,就必須要加倍努力讀書,爭取好成績,並就升學的財務安排作出準備。如果想做醫生,就要擊敗數以千計的中學考生,才可以考入醫學院,即使醫學院畢業後,要考取專科資格,亦要按自己的能力和表現才有機會成功爭取理想目標。在幾年前一個談管理心得的電視節目上,有位EMBA同學問我如何才可以當上大官。 我的答覆是想要當上高官、大官,一定要先做好小官。在政府的官僚架構,官階是一層一層的金字塔,官階越高,職位越少,競爭就越激烈。在38年前我開始做AO,當然希望能夠事業有成,但我心中每日都是要求自己盡最大努力做好眼前的每一件要做的事,而不會浪費時間去盤算和計較10年、20年後自己會升到幾高。所以,做官只是途徑,做事才是目的。英語的「Present」有兩個意思——「當下」及「禮物」,只要把握「現在」做好眼前每一件事,就是給自己最好的「禮物」。 

5.  我認為能夠達致理想的人的另外一個重要共同點,除了有志願和決心外,就是能腳踏實地,按部就班去爭取和落實理想目標。換句話說,光是有宏大志願,但是好高騖遠,只顧沉醉於遠大願景,不甘於做好眼前本份,經常覺得自己大材小用,甚至傾向求勝心切和急功近利,根據我自己多年的觀察,這些都是很多聰明和有能力的人卻未能成功達致理想的主因。

6.  很多人誤會只要有遠大志願,就是有理想。但是大家要留意,如果不肯付出努力,不願嘗試和奮鬥,理想就很可能變成空想。理想和空想只是一字之差,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成功與失敗之間亦可能只是一念之差、一線之隔。各位同學,你心裏想的究竟是理想或是空想甚至是妄想,只有你自己最清楚和最能決定是哪一樣。我再舉一個顯淺的例子,如果一位男同學覺得有位女同學是心目中的理想對象,用你們的術語,是「女神」,但心裏覺得這麼好條件的女孩子,必定有眾多追求者,自己機會不高,所以一直没有行動,只將自己的愛慕之情埋於心裏。但這樣一來,這男生會有機會追求到這位女生嗎?答案是肯定不會。聽說Woody Allen曾經講過“70% of success is by being there!”意思是說如果不現身、不嘗試、不爭取,哪會有機會成功呢?我覺得這句話十分有哲理。又正如科大校長陳繁昌教授在去年崇基學院畢業禮講過,他在慈幼中學中五會考之後本來想過轉校,報考皇仁書院,但拿不到報名表,於是想放棄,但後來經一位同學和母親提醒,「試試又何妨」,結果開學後鼓起勇氣去皇仁要求面試,結果他的誠意竟打動了皇仁副校長,獲得取錄,亦改變了他的一生。不嘗試,不付出,又怎會有機會成功呢!

7.   最後,我想談一下,甚麼是夢想呢?我認為夢想和理想的最大分別就是即使無論盡幾大努力,亦未必可能達到夢想的目標。但是夢想和空想不同,因為夢想一般是一個崇高和遠大的願景,雖然未必可以達到,但亦會盡一己所能或一生之力去爭取。即使自己不能成功,亦希望創造更好條件,讓其他人或者下一代去達到這個願景。例如崇基學院的創辦人,由內地來到香港,在1951年這個匱乏的年代成立了崇基學院,正如我們校歌開始就是「南天海嵎、四方人士、同興此學府」。校歌亦有講「神州學術、源遠流長、數典不忘祖」,因為崇基學院的前身是13間國內非常有歷史的大學,而學院的目標是「濟濟菁英、天降大任、至善勉同赴」。但是崇基學院取得今天的成就,是經過一代、二代甚至三代的師生的不斷努力奮鬥,才可以達到。崇基自李應林校長開始,到第11任院長陳偉光教授,都是為崇基學院創辦人的夢想,一點一滴、一步一步去建立一個令香港人自豪的專上學府而努力。這個夢想經過崇基人五、六十年的努力,我認為已經達到了,因為崇基畢業的同學都是社會的精英。

8.  同學們,你的夢想可以是一份埋藏多年但又不敢宣諸於口的追求,可以簡單如「用自己雙手令這個世界變得美好一點」,也可以是需要幾代人或需時一個世紀以上才可完成的宏願,我希望你們畢業之後仍能常抱「尋夢」的赤子之心;同時你們也必須做好心理準備,在體驗人生的過程中,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坦途。但我可以肯定,你們畢業後無論投身哪一行、哪一業,只要大家銘記崇基「止於至善」的校訓,並抱着終身學習、把握當下、孜孜不倦的態度去追尋心中所想,就必定能各展所長,事業有成,為社會、為國家作出貢獻。

9.  各位同學,今日這篇講稿我早在四個月前已經寫好。最近香港發生了很多事,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反思。為準備今天的典禮,我又仔細地重看這篇講稿,看要不要修改,但是我覺得內容、箇中的想法和道理依然是我想借今天這個場合向各位師弟師妹說的心底話。今日的香港是幾代人努力打拼的成果,但將來的世界是屬於你們這一代,青年人有理想、有夢想、有追求,社會才有進步。作為「大師兄」,我希望大家可以明白有很多的追求--就如當年建立崇基一樣--一草一木、一石一柱,都是由幾代的人的和衷共濟,努力經營,一步一步將成果累積。大家要明白有些事情需要寬闊的胸襟和視野去看清望遠,要接受有些事不可一蹴即至,亦要知道有時要知所進退。

10.  我知道這些都是一些知易行難的道理,但我衷心希望各位師弟妹日後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在追求目標和理想的時候,不妨用「大師兄」今天的說話作為參考。 

11.  多謝大家!

最新演講辭
修訂日期 : 2014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