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基金諮詢委員會轄下貨幣發行委員會2009年4月17日會議記錄

新聞稿

2009年05月13日

外匯基金諮詢委員會轄下貨幣發行委員會2009年4月17日會議記錄

(外匯基金諮詢委員會於2009年5月8日以傳閱方式批准公布)

2008年11月21日至2009年3月30日期間貨幣發行局的運作

貨幣發行委員會(委員會)獲悉報告期內港元兌美元匯率貼近7.75的強方兌換保證匯率水平。在2008年11月與12月以及2009年3月底期間,兌換保證多次被觸發,令總結餘顯著增加。主要由於增發外匯基金票據,未償還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市值增加。2008年底推出臨時措施以提供流動資金支持後,銀行同業市場回穩,香港銀行同業拆息下跌。金管局於2009年3月26日宣布,於該月底臨時性流動資金支持措施有效期屆滿後,在有需要時仍然會在日常市場操作中因應個別銀行的情況透過進行外匯掉期及有期回購交易酌情提供港元流動資金支持。

2. 委員會獲悉報告期內貨幣基礎由3,987.1億港元增加至5,704.1億港元,主要反映總結餘及未償還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增加。

3. 委員會獲悉貨幣基礎的變動與外匯儲備的變動完全一致,符合貨幣發行局制度的原則。

4. 有關報告期內貨幣發行局制度的運作報告載於附件A

 

對風險及不穩定因素的監察

5. 委員會注意到報告期內全球經濟疲弱,亞洲經濟體系基於對出口的倚賴而受到影響。主要經濟體系的股市收復部分失地。市場對美國公布的公私合營投資計劃反應大致正面。部分金融機構於2009年初的業績較預期佳,亦令人估計信貸危機最壞時刻已過。美國聯邦儲備局量化寬鬆政策對銀行信貸的作用仍未可見。

6. 隨著中國內地的財政刺激方案對實體經濟逐漸發揮效用,內地經濟於報告期內已出現一些積極進展。近月來消費及生產價格指數通脹維持負數水平,人民幣兌美元保持穩定。

7. 由於全球經濟下滑繼續影響香港經濟活動,本港經濟在2008年第4季收縮2.0%,是連續第3個錄得負增長的季度。市場氣氛仍然疲弱。然而,股票及物業市場出現回穩跡象。

 

2007至08年信貸危機期間外匯及貨幣市場所受影響

8. 委員會獲悉一份分析全球信貸危機對貨幣市場的影響及其可能衍生的情況的文件。該文件總結,有關經濟體系的風險溢價走勢貼近貨幣市場利率與相應隔夜指數掉期之間的息差,並且風險溢價與有關貨幣現貨匯率存在反向關係。

 

在目前金融危機下美國及中國內地金融市場對香港金融市場的影響

9. 委員會獲悉一份有關在目前金融危機下美國及中國內地金融市場對香港股票、貨幣及外匯市場的影響的研究。該研究主要發現是在目前金融危機下,內地股市對香港股市的影響顯著增加,但與美國股市相比仍屬較次要;美國市場已開始透過其在近年對上海市場的影響而間接影響香港;來自美國股市的衝擊對H股的影響較對恒生指數香港企業股票的影響大。與科網股泡沫爆破時相比,香港與其他經濟體系之間在貨幣市場方面的關聯無甚變化:香港與倫敦銀行同業拆息在兩場危機期間走勢相若,而基於內地實行資本限制,內地貨幣市場並無對香港造成影響。在外匯市場方面,目前的危機爆發前,股市相關的資金流向雖影響港元匯率,但在危機期間已不再是重要因素。

如有查詢,請聯絡:
傳訊總監陳民傑  2878 1480 或
傳訊經理羅存慧  2878 1687

香港金融管理局
2009年5月13日

最新新聞稿
修訂日期 : 2009年0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