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基金諮詢委員會轄下貨幣發行委員會2006年9月1日會議記錄

新聞稿

2006年10月05日

外匯基金諮詢委員會轄下貨幣發行委員會2006年9月1日會議記錄

(外匯基金諮詢委員會於2006年9月28日批准公布)

2006年7月27日至8月17日期間貨幣發行局的運作

1. 貨幣發行委員會(委員會)獲悉報告期內港元匯率略為轉弱,銀行同業拆息及港元與美元利率的負差距表現參差。貨幣基礎由2,859.1億港元增至2,869.4億港元,反映負債證明書與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增加。

2. 委員會獲悉貨幣基礎的變動與外匯儲備的變動完全一致,符合貨幣發行局制度的原則。

3. 報告期內的貨幣發行局制度運作報告載於附件A

 

對風險及不穩定因素的監察

4. 委員會注意到雖然美國經濟在第2季顯著放緩,但近期數據顯示美國以外經濟體系的增長較為穩健。歐元區錄得6年以來最快速的增長,日本方面的內部需求已成為 帶動其經濟增長的較重要動力。中國內地維持強勁的增長步伐,但在宏觀經濟緊縮政策開始收效下,增長略為減慢。油價持續受到地緣政治的不明朗因素影響。

5. 委員會注意到香港經濟在第2季明顯放緩,反映外部需求轉弱。近期數據顯示7月份增長持續減慢,但營商氣氛普遍仍然樂觀。消費物價通脹稍升。儘管外圍風險增 加,短期經濟前景依然普遍良好:由於美國暫停加息形成有利的貨幣環境,預期內部需求在下半年將保持穩健。勞工市場形勢改善,亦可繼續為內部需求帶來支持。

 

香港與中國內地及美國的經濟周期趨同分析

6. 委員會審閱一份有關香港實質經濟與內地日漸融合的影響,以及香港、內地與美國經濟周期趨同情況的分析文件。該文件總結認為,香港與內地的經濟周期同步主要是受到美國的經濟狀況這項共同因素影響。

 

撤銷多邊發展銀行3年發債年期的限制:對貨幣穩定及市場發展潛力的影響

7. 委員會同意取消有關多邊發展銀行發行港元債券須符合最少3年期限的限制。委員會注意到撤銷這項於1998年實施的要求,對貨幣穩定構成的風險很小,並可有利於本地債券市場的發展。

 

香港經常帳盈餘的結構性決定因素

8. 委員會審閱一份跟香港經常帳盈餘結構性決定因素有關的分析文件。分析顯示貿易價格比率及產值差距波動是其中主要的結構性因素,並總結認為香港作為細小及開 放型的經濟體系,情況獨特,備受收入大幅起伏、經濟周期波動,以及本地投資機會相對集中與有限的影響。因此,香港居民為了累積龐大的境外淨資產,以減少收 入波動及分散風險,故需要錄得經常帳盈餘。

 

附件A

 

如有查詢,請聯絡:
新聞組主任黃慶鋒      2878 1802或
新聞組高級經理陳民傑    2878 1480

香港金融管理局
2006年10月5日

最新新聞稿
修訂日期 : 2006年10月05日